阜阳阜南:十小张影老师的教育叙事墙角的花更需要关爱

时代安徽 2025-04-25 10:30:23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5年4月25日整理

分享人:张影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小雨滴在走廊上跳跃,孩子们五彩斑斓的雨伞像一朵朵移动的小花,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格外鲜艳。

“老师早上好!”此起彼伏的问候声中,我注意到一个瘦小的身影贴着墙根悄悄溜进了教室。那是王晓燕,一个总是把自己藏在角落里的女孩。她的校服略显宽大,扎得松松垮垮的马尾辫上还挂着几滴雨水。

王晓燕是我们班最瘦小的学生。开学第一天排座位时,她就主动要求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她的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连橡皮擦过的痕迹都很少——不是因为写得完美,而是因为经常不写作业。课堂上她从不举手,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声音小得像苍蝇嗡嗡一样根本听不见。

记得第一次单元测验后,我在办公室批改试卷时惊讶地发现王晓燕的试卷几乎是空白。我特意数了数,整张试卷她只写了10个字。那天放学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她站在我面前,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一言不发。

“晓燕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好好做题吗?”我尽量放轻声音。她的嘴唇动了动,最后只是摇了摇头,眼泪却一滴一滴掉下来。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躲在墙角的孩子,心里可能藏着比试卷更复杂的难题。

我开始留意晓燕的一举一动。课间操时,她总是最后一个出教室;课间休息她总是默默无闻的独自坐在座位上;放学后,其他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她却慢吞吞地收拾书包,仿佛在拖延回家的时间。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晓燕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不识字,只能照顾她的起居。那个简陋的出租屋里,晓雨的“书桌”是饭桌的一角,是一张用了多年的折叠小饭桌。

“老师,我......我......不会做那些题。”有一天放学后,晓雨终于主动开口了。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显得格外瘦小。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会抽时间单独辅导她。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像考古一样一点点挖掘她被埋没的学习能力。渐渐地,她作业本上的红叉变少了,偶尔还能看见我用红笔画的五角星。

教师节那天,我在讲台上发现了一张折的皱巴巴的纸条。我打开一看,里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谢谢老师没有放弃我。”落款处画着一朵小花,虽然线条稚嫩,但每一片花瓣都涂得很认真。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生命。那些躲在墙角的孩子,往往最需要阳光的照耀。他们像生长在砖缝里的小花,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关爱,终会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现在的晓燕依然坐在教室的角落,但她的背挺得比以前直了。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上周的语文检测,她破天荒的及格了。发卷子时,我看见她悄悄把试卷对折又展开,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

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墙角之花”,他们安静得几乎被遗忘,却同样渴望被关注、被理解。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关注那些开得灿烂的花朵,更要弯下腰来,倾听那些微弱却执着的生长声音。因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让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权利和勇气。

编辑:张影

初审:韩亮

复审:赵晴

终审:贾丽媛

推送:李雪杰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