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产业园
中国化工产业布局呈现明显地域特征,以下为各省份竞争力综合评估:
第一梯队:万亿化工集群
1. 山东省
产业规模: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2023年化工产值破2.8万亿
核心优势:
七大石化基地占全国40%(烟台裕龙岛、东营炼化一体化等)
万华化学(全球MDI产能第一)、鲁西化工等23家百亿级企业
高端化工新材料占比提升至35%(碳纤维、聚氨酯等)
2. 江苏省
创新浓度:化工高新技术企业达1876家(全国占比21%)
特色领域:
电子化学品(占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65%)
生物基材料(金丹科技PLA产能亚洲第一)
沿江经济带聚集巴斯夫、扬子石化等跨国巨头
第二梯队:特色化发展
3. 浙江省
数字化标杆:79%规上化企完成智能工厂改造
绿色转型:
宁波石化区单位产值能耗低于国标28%
衢州锂电池材料集群(华友钴业全球供应链中心)
4. 广东省
高端突围:
珠三角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光刻胶国产化突破)
惠州大亚湾炼化一体化(埃克森美孚120亿美元项目)
海洋化工(可燃冰开采配套材料研发基地)
5. 福建省
新兴势力:古雷石化基地PX产能占全球12%
新能源赛道:宁德时代带动六氟磷酸锂产能激增300%
(注:以上素材基于2023年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4中国化工产业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