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好吃又营养

白菜豆腐汤包呀 2025-01-07 08:30:52

摘要:一介绍黑莓的品种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苗木培育、建园、搭架绑蔓、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黑莓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黑莓原产北美,20世纪80年代首次从美国引入,在江苏溧水种植成功,近几年赣榆县黑莓种植业发展很快。黑莓果实紫黑色,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可鲜食,更适合加工,鲜果可速冻或制成果汁、饮料、果酱、果酒等。

1品种特性

黑莓为浆果类植物,怕渍水,耐旱力较强,适宜pH值6-7、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土壤。以砂壤土为好,花芽分化要求7℃以下的温度约需700-750h,冬季能耐-15℃左右的低温。目前,在赣榆县推广面积较大的有赫尔和切斯特2个品种。

2栽培技术

2.1苗木培育

黑莓可采用扦插、压条、分根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①硬枝扦插。在冬季修剪时,将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长8-12cm、带有2-3个芽的插条,沙藏,早春萌芽前扦插,当年冬季即可出圃。扦插苗木出圃后土中还残留不少根段,可用来继续繁苗。早春进行施肥整地作畦,浇足水,至4月份即可萌发出大量根蘖苗。

②嫩枝扦插。7月中旬至8月初在遮荫棚、全自动喷雾条件下进行嫩枝扦插,插床土壤用泥炭和砂,按1:1混合,插后7-10d即可生根,1个月后移至露地,第二年春天即可出圃。

2.2 建园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土壤pH值6-7、阳光充足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黑莓定植宜在早春萌芽前。中等肥力的地段株距1.5m、行距2.0m,肥力高的地片株距可增大至1.8-2.0m、行距不变。

采用穴植方式,定植穴的深度和直径均为50cm。在土质较粘重而又瘠薄的低丘荒地种植,可采用沟植方式,即沿行向开宽50cm、深50cm的栽植沟,平均株施饼肥0.5-1.0kg或土杂肥10-15kg。定植时将根系与肥料隔开,覆土深度以埋至根颈为宜,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以保证苗木成活。

2.3 搭架、绑蔓

赫尔和切斯特皆为半直立品种,在栽植的同时竖立支架,将当年发出的枝条及时绑蔓上架。采用篱笆形支架,栽植行内每隔5-6m立一水泥支柱,支柱埋入土下0.7m,地上留高1.8m。埋好支柱后在其上拉2道或3道铁丝,并在两端打地桩拉紧,固定铁丝,枝条上架后要及时绑扎。

2.4 修剪

修剪包括夏季摘心、果后去除枯死枝蔓和冬季整形修剪三方面。夏季摘心一般在初夏快速生长萌枝高度达到1.0-1.5m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果后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月份进行,从根部去除上一年生萌枝,小心剪除该萌枝上的侧枝,并清除出黑莓园。冬季整形修剪在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进行。剪除枯死枝、病虫危害枝,疏去细弱枝和过密枝,短截余下的健壮充实枝条,将修剪后的枝条均匀地绑于铁丝上。每株可留健壮的侧枝10-15个,枝长1.2-1.5m。

2.5肥水管理

(1)基肥。基肥一般在秋季进行,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少量的化学肥料。施45-60t/hm²有机肥,加磷酸二铵450-525kg/hm²,硫酸钾450-600kg/hm²;高产稳产的黑莓园施有机肥可增加到75t/hm²以上。采用条沟施肥法和全园施肥法。

(2)追肥。追肥应看苗施肥,旺长田,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长势差的田块,应以氮肥为主。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每年进行3次。第一次在萌枝发生期,肥料以氮肥为主,以满足花期所需养分,促进萌枝生长;第二次在坐果后果实膨大期,应以氮磷肥或复合肥为主,以利于果实发育;第三次在果实成熟以后,以复合肥为主,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提高越冬抗寒能力,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3)灌水与排涝。一般情况下,萌枝期、花期、幼果膨大期、果实采收后遇干旱需分别灌水1次,果实成熟期如连续干旱,每7-10d应灌水1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为准,地势低洼的黑莓园,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止渍害。

2.6 病虫害防治

黑莓的病害不重,但在土壤缺肥情况下,植株发芽后会出现叶片皱缩现象,加强管理后会逐步自行消失。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小象甲等为害新萌发的嫩梢,星天牛为害茎干基部,蝽象、蝇类等为害果实。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采收前20d停止喷洒农药,以保证果实品质达到优质标准。

2.7 采收、加工

黑莓成熟期比较长,需分期分批采收。当果实由红变黑、质地由硬变软即成熟,采收宜在上午5-10时之间。采果容器不宜过大过深,以防果实互相挤压而破损腐烂。采后鲜果应当日加工或进冷库暂存,次日务必全部加工完毕,因此应就地建加工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