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的背后

狸村十三娘 2023-05-18 14:17:20

俗话说:“好事多磨。”求人办事的成败,关键并不在于对方,而在于自己有没有耐心等待。对初次见面或是很忙碌的人,要说服他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见硬就退是求人办事的大忌。最好的做法是在短时间内结束以等待下次的见面,留点时间让对方去回味你的为人。

求人办事时,要想说服一个毫无关系的人,要有韧性,采取不间断的“攻击法”,让他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不理会他,他也着实可怜。有了这种心理负担后,他便不会轻易地拒绝你。

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第一次去的时候恰巧诸葛亮外出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

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夫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候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最终,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很有耐心和诚意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王朝。

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有些人会打退堂鼓,本能地维护自己的面子。刘备却不是这样,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积极争取下一次见面的机会,最终以热忱感动了对方,同意出山帮他成就大业。

由此可见,软磨硬泡是办难事的一种特殊手段。要达到说服对方帮自己办事的目的,必须反复说,拿出一定的耐心,以示诚意。换种说法,就是以情义来缠住他。因此即使被拒绝多次也不要气馁,一个人被他人一再地依赖和求助,自然会形成心理负担,他就会因同情化而软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