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二年三月,汉和帝第二任皇后邓绥去世,下葬时,群臣百官陪位,天子举哀,魂车规格豪华,前有大将军之妻参乘,太仆之妻御马,旁有女将、女骑沿着车驾引导。
如此规格的丧礼,有史以来,恐怕只有邓绥一人而已。
而丧礼之所以如此隆重,盖因为邓绥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在大汉朝皇帝接连短命的情况下,身为太后的邓绥一举撑起了整个大汉天下。
救灾安民、兴修水利、兴办学堂……邓绥的事迹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临朝太后效仿的典范,后来更是被誉为“皇后之冠”。
一、颜色殊丽,入宫获宠永元八年,汉和帝刘肇册立贵人阴氏为皇后,这位阴氏出身很不一般,她的曾祖父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之兄,执金吾阴识,母亲邓氏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孙女。
因为出身高贵,入宫之初,汉和帝便封其为贵人,并得到汉和帝的特殊宠爱,及至封后,阴氏家族自阴丽华之后,再出一后,一门出两后,贵震天下。
有趣的是,阴丽华有个强有力的情敌郭圣通,而她的后人阴氏也有个情敌,那便是在其封后同年,被封为贵人的邓绥。
邓绥出身同样不俗,祖父是邓禹,父亲是护羌校尉邓训,母亲阴氏是阴丽华堂侄女,也就说,邓绥和阴皇后还是姑侄女关系。
邓绥从小喜欢读书,母亲经常批评她不好好学习女红,反而一心向学,难道是想当博士吗?在孝道大于天的汉朝,邓绥无法违背母亲的意愿,只能学习女红。
但邓绥也没有放弃读书,白天学习女红缝纫衣物,晚上则利用偷偷买的蜡烛,继续读书。
读书有成的邓绥享誉宗族,族人都称呼她为“诸生”,明朝朱棣的皇后徐氏,也曾获得此殊誉,后来朱元璋就为第四子朱棣和徐氏指婚。
有才华的邓绥还是一位身材高挑的高颜值美女,史载“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集才貌智慧于一身的邓绥入宫后,自然被汉和帝所宠爱。
那么,邓绥又怎么会输给阴氏,没有被汉和帝册封为皇后呢?原因是两女根本不是同一时间入的宫。
永元四年,邓绥本应和阴氏一同入宫,但邓绥的父亲却突然去世,邓绥不得已只能暂缓入宫,在家为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15岁的邓绥才入宫。
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永元八年,汉和帝册封阴氏为皇后,刚入宫一年的邓绥则被封为贵人。
二、阴皇后嫉妒,邓绥封后后宫阴私之事不知凡几,阴谋诡计谋取上位更是屡见不鲜,但邓绥却向世人展示了另一条道路:以德服人。
简单列举几个事例:其一,参加宴会,宫中妃嫔争相打扮修饰,首饰光彩夺目,衣裳华丽多彩,而邓绥则一身素装,鲜有艳丽装饰,若衣服与阴皇后同色,必定第一时间换衣服。
其二,阴皇后身材矮小,行为举止有时失仪,侍从们暗地里捂嘴偷笑,而邓绥则帮阴皇后遮掩,每次面见汉和帝,邓绥都弯腰行动,唯恐抢了阴皇后风头。
其三,与同列嫔妃相处“应接慰藉”,对待宫中宫女仆役也常施加恩惠。
其四,有一次邓绥生病,汉和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看望服侍,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时日,这本是汉和帝给予的特殊恩典,但邓绥却以外人滞留宫内不合规制为由拒绝。
这些事例无不显露出邓绥的智慧与德行,对阴皇后恭敬,让对方抓不到自己的把柄,对宫人施加恩惠,收拢人心,禁止家人出入后宫,让警惕外戚专权的汉和帝大加赞赏。
种种举动令汉和帝对邓绥的宠爱日益增加,暗中有废阴皇后之意,被疏远的阴皇后嫉妒邓绥,心中恨意丛生。
有一次汉和帝病危,阴皇后曾秘密地对人说:自己得势后要灭掉邓绥全族。
邓绥得知消息后,哭着对左右表示要饮药自尽,宫人赶紧出言阻止,谎称刚才有人过来通告,说皇帝的病已经好了,邓绥这才放弃自杀。
浓浓的白莲花味道,既然是阴皇后秘密向别人说的话,邓绥是如何知道的?唯一的解释,阴皇后的左右都被邓绥收买了,她知道阴皇后的底牌。
永元十四年,阴皇后搞巫蛊之术被告发,汉和帝废黜阴皇后,转而立22岁的邓绥为后。
三、天灾人祸不断,女君治理天下坐上皇后宝座,邓绥依旧保持了优良作风,消除宫内奢靡攀比之风,坚决拒绝汉和帝封爵家族的旨意,所以邓绥的兄长邓骘,在整个汉和帝在位时期,都只不过是虎贲中郎将。
汉和帝去世后,皇长子刘胜因患有痼疾而不得立,其余十多个皇子接连早夭,在国无长君的情况下,邓绥真的会对唾手可得的权力一点不动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邓绥迎立出生只有一百多天的汉殇帝刘隆为帝,而她则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号称“女君”,此时,邓绥仅25岁。
次年,汉殇帝去世,邓绥又立汉安帝刘祜为帝,她继续临朝听政。
不过,邓绥很快就发现,治理国家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她在位期间,大汉朝天灾人祸不断。
永初元年,18个郡国发生地震,41个郡国发生水灾;永初三年,洛阳、并州以及凉州等地发生大饥荒,南匈奴趁机入侵大汉;永初四年,东汉沿海地区遭到海盗袭击……
此时的东汉朝廷犹如一艘四处漏水的小船,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危,邓绥只能到处堵窟窿。
为此,邓绥采取了诸如削减皇室用度、兴修水利、奖励劳作以及纵民参政等策略,在邓绥的以身作则下,东汉挺过了长达数十年的灾情,天下形势渐渐稳定下来。
此外,作为女性,邓绥为解放妇女事业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比如鼓励女性参政,才女班昭就被邓绥邀请参与政事,且赐予金印紫绶,位同宰相。
邓绥还下令释放一些守陵女性以及宫女奴婢,让她们可以成为普通人自由婚嫁,并且还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河,试图为女性争取被男性垄断的受教育权。
在治理国家近二十年时间中,邓绥可以说做到了“鞠躬尽瘁”,于国于民,邓绥都是有功的,因此被称为“皇后之冠”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