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有房有车家庭收入50万,如今多了一套房,每天在地狱徘徊

胖哥说说 2023-02-01 13:59:56

10年前25岁的郑前和李娜大学毕业两年之后结婚了,他们是同学,年纪一样。

那是2013年,广西的房价还便宜,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60多万。

小两口首付20万贷款45万买房了,贷款的利息4.9%,按揭贷款30年,每个月还款2388元,这样的还款对他们小夫妻来讲压力不大。

年轻的时候为了多赚钱,先不要小孩,努力工作赚钱。

要说郑前和李娜做的工作性质差不多,一个做销售,一个做文员,不过公司不一样。

到了2021年,这个时候疫情已经反复一年了,但是两个人的收入还非常的稳定,这个时候他们儿子也上了国际幼儿园。

因为当初买的房子是多层的步梯房,是6楼的5楼,小孩子说爬楼梯太累了,如果是电梯房就好了,这样每天坐着电梯就不用爬楼梯了。

听到儿子这样说郑前也是心头一震,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会自己走路了,之前孩子小的时候那是抱在手中的,那是真心一个累,手上如果再提一点东西,那是要了老命了。

其实到了2021年,郑前和老婆李娜的工作都很稳定,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有50万。

到了这一年,虽然房子供了10年,还有20年的房贷要还,但是他们的日子过的真心不错。

两个人都买了车上下班,有空没空还会经常出去旅游,还经常出去吃饭。

可以这样说人活的很舒坦。

这钱赚的多,手里也有几十万的存款,就是要还掉房子的贷款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不过贷款是不还的,每个月才2000多元,他们打算是供到期满的。

这儿子唠叨爬楼梯累的事,不但跟郑前说,有的时候是李娜带孩子,对妈妈也说。

这家里的钱基本是李娜打理的,这房子欠着钱付着利息,然后这里的钱又是存在银行是活期,利息真的太低了。

李娜也是给钱找出路,一天同事聊天中,就说到了投资理财的事。

大家都说这年头通胀厉害,把钱放在银行划不来,就是做定期也跑不过银行的通胀。

你说买基金还是股票,那风险是更大,赚钱的没有几个。

然后大家说起了房子,说房子是最保值的东西,买了房子之后,必然是能跑赢通胀的,有钱的同事都打算去买房。

李娜听了也心动了,这儿子的一句抱怨她也听进去了,儿子爬楼梯累,难道自己不累吗?

一天到晚爬5楼真的挺累的,她想着要不买个电梯房,也算改善住宿条件了。

虽然钱是李娜保管的,这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和郑前商量,这家里的钱大部分还是郑前赚的。

对于房子的事情,郑前觉得现在的条件确实是可以再买一个房子,这个房子买了之后,要跌是不可能的,买房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郑前是男的,这每次去超市都不敢买很多东西,实在是楼层高东西拿不动,那既然老婆想买房子保值,那就买吧。

要说2021年的房子价格你说高吧,也不高,毕竟疫情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房产公司的楼盘也不好卖。

这个是时候买房也是一个机会,从长远的角度看,在郑前看来,总的趋势还是会上涨的,最主要的是谁不想要有更舒适的房子,买了好的房子,把现在的房子租掉或者卖掉都行,反正钱放在银行里也赚不来什么利息。

两夫妻意见一致那就买房吧,对于买什么房子,大家意见一致,买新房,买新的楼盘。

毕竟自己现在有房子住,要买就买好一点的楼盘,大楼盘,环境好,至于房子还在造,这个他们是不急的。

现在的改善性买房,当然要买一个称心如意的。

要说两个人在这三线城市混的还不错,车子都有两个,当然要买一步到位的房子。

他们花了两周的时间 还真的看中了一个新楼盘,这个楼盘还算不错,预计两年后交付,他们选的165平方米的大平层,房子单价1.2万元,总价198万元。

首付60万就可以搞定。

不过手上有钱,把钱存在银行还不如首付多付一点,最后他们首付68万,贷款130万买房。

这次是二套房贷,房贷的利息是高了一点,利息6.125%,每个月还款7900元。

这样加上第一套房子的贷款一共10300元。

这样一年的话差不多12万零点,对于年入50万的家庭来讲,真的不算啥。

郑前买房了,也算掏空了家底,不过会赚钱,虽然开销也大,但是日子还是可以过的下去的。

要说这个疫情还真的是反复无常,郑前想着疫情该结束了吧,谁知道疫情就是不结束。

就在郑前买房的同一年,郑前的公司不行了,郑前在公司也算是核心人员,郑前居然被第一批裁员了,赔了几个月的工资就了结了。

这几个月的工资顶啥用,家庭年收入50万大部分是郑前赚的。

这儿子的幼儿园是国际幼儿园,学费可不便宜。

郑前的收入归零,对一个家庭来讲那真的是灾难,家里养着两个车,房贷1万元,媳妇李娜的工资不到1万元。

郑前的收入归零还不算,这买房后,李娜的公司也裁员了。

李娜算是运气好的,保住了工作,但是工资也降了,降了3千元。

真的是完犊子了,刚刚失业的郑前当然去找工作了,对口的工作压根就找不到。

反正郑前就是靠着公司赔的几个月工资先应付着。

家庭收入从每个月4万多到只有李娜一个人的收入几千元。

一家人吃喝拉撒,这里还有两个车子要养。

就是房贷不算,每个月的开支不少于5000元,加上房贷1万元,一个月至少要赚15000元才能维持平衡。

这6000元的工资和15000元,是差了9000元,这小日子就过的异常艰难了。

日子还是继续过,买房还是草率了。

这30年河东30年河西就是郑前真实的现状。

郑前之前也算一个高管,同样的行业没有人要郑前,郑前的履历没有了用武之地,也成了摆设。

郑前必须去找工作,不然这个小家庭难以维持下去。

郑前工作找了两个月,就是没有找到工作,那没有工作这日子在怎么过,只能放下身段去做任何可以赚钱的工作。

这个时候为了活下去,啥面子不面子的都已经无所谓了。

就是这样打零工,做外卖小哥,郑前也只能赚几千元的辛苦钱。

李娜降薪之后,公司最后也没有放过她,她最后连6000元工资的工作都没有保住。

这现实真的是太残酷了,郑前和李娜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那么的一天,整天为房贷吃饭问题而发愁。

现在是2023年,要说现在疫情放开了,大家都可以出去上班赚钱了。

但是郑前和李娜还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没有钱。

他们的口袋早已经 掏空了,现在已经在用信用卡左手套右手,实在没有办法,收入少支出大,真的是入不敷出。

这新买房子还没有交付,这个房子自然是没法交易。

这个还不算,郑前也去看过楼盘,看这个房子造的怎么样了?

他发现他这个楼盘还在销售房子,他是1.2万元一个平方买的房子,现在新的房子售价9800元,比他买的房子还便宜了2200元,这真的是太吐血了。

房产销售说现在卖的房子是特价房,和郑前之前买的房子不一样。

这话其实是安慰郑前的,郑前也知道。

郑前买的房子是165平方米,这2200元的降价,他的房子市场价亏了36.3万元。

这个房子买了1年半,这一年半的时间房贷还了14.2万,目前还欠银行127.6万,本金还了2.4万,利息付了9.8万。

这首付68万利息不算,这个房子已经亏损46万。

现在是郑前最难的时候,你说房子买了一年半,钱一分没赚,还亏了46万元。

现在郑前没有钱,新的房子没有交付,老的房子自己住着,这老的房子还欠着贷款,还欠银行36.5万元,当初借了45万,这样本金还了8.5万,还款28.6万元,利息付了20万元。

当初这个房子是65万元买的,这个房子曾经市场价到过100万元,而如今的市场价是85万元。

这65万的总价加上20万的利息,这房子的成本正好是85万元。

这个房子卖了不算亏,但是也没有赚钱了。

如果现在把这个房子给卖了,还掉银行贷款还有48.5万元。

但是现在的话这个市场价能不能卖掉也不知道。

最关键的是如果这个房子卖掉了,他们住哪里去,他们没有地方住,就要去租房子,这个房子租金也是要钱的。

但是房子不卖的话,压力真的是太大了,现在是两个房子还着房贷,万一房子断供,真的是完犊子了。

要是两年前手上有钱的时候不买房子,把这套住的房子的贷款给还了,那是多好的事情了。

就是遇到了双双被裁员,也不会像现在那样狼狈。

为了开源节流。实在也是舍不得把现在住的房子卖了。

郑前把两个车子都卖了,没有错,两个车子都卖了。

虽然说二手车的交易那是腰斩的价格都不到卖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既然钱赚不来只能开源节流。

车子卖了还能换点钱,同时车子的费用也就没有了,他们当时还买了车位,这车位他们不卖,他们租出去,也能换点钱。

现在的话他们也没有想太多了,等新的房子一拿到,也不打算装修了,就是毛坯房直接住进去。

然后再考虑把现在住的房子卖掉,把车位也卖掉,把多出来的钱提前还房贷。

当然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要实现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走。

可以说,现在的郑前才35岁,每天也焦虑,头发也秃了,还有一丝白发,这个日子过的真的紧。

郑前是真的想不到自己那么好的日子怎么会过成现在这样的熊样。

现在的儿子也不上什么国际中心的幼儿园了,在没有钱的时候,先保命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是郑前和李娜的故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我是小小白自媒体人,请点击关注,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