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一直是人类择偶的一大标准,有的人身高一米六不到,而有的可以高达2米多,不过其实人类在灵长类动物里已经是平均最高的了。不够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在灵长类动物这个大家族里面,还出现过高达4米多的大家伙,那就是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巨猿。
很多人可能对巨猿的印象中,就是在电影《金刚》里比山还高的大家伙了,现实中的巨猿当然没有那么高,而发现巨猿其实也纯粹是个偶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德国的生物学家来到了当时的香港,他很快就被一座药材铺里的巨大头骨给吸引了。这玩意倒是被叫做”龙骨“,大多数都是较大的骨头化石,而里面恰好就有几颗巨猿的牙齿。
巨猿发现者——冯·孔尼华
在将巨猿的牙齿化石买回家后,他发现牙齿的主人属于一种大型的灵长类动物,于是作为首个发现者就将其命名为”巨猿“(Gigantopithecus),具体种类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加拿大学者布达生。
巨猿还原模型
自巨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后,陆续有学者在中国湖北、广西等地又发现了巨猿的化石。不过遗憾的是,大多数被发现的巨猿化石都只是牙齿部分,仅有几块保持较为完整的下颚骨碎片,而这些下颚骨头的大小几乎是人类的三倍大小,看到这你也知道巨猿的身材有多巨大了吧?这几乎是现代两层楼差不多的身高了。
巨猿牙齿化石
而除了上述的步氏巨猿外,有生物学家还在印度发现了和步氏巨猿同属的第二个种,它的身高大小几乎和现代人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却被命名为”巨型巨猿“(G. giganteus),这也是巨猿研究上的又一重大发现。
而步氏巨猿又有个别称,被叫做”迷你小金刚“,其站立的时候能高达3—4米,体重也可以达到500千克(即半吨),虽然不如电影中像山那般高,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它还真就是个行走的金刚了。
步氏巨猿
而和它凶悍的外形极其不搭的是,它竟然还是个素食主义者。对你没听错,高三四米的大家伙真的只吃素。科学家根据研究巨猿的牙齿及额骨发现,巨猿食物的主要来源那些高纤维、高糖分的植物,主要以竹子、树叶及果子等为食。
现代大猩猩
而根据巨猿的化石分布分析,生物学家判定巨猿的生活范围主要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附近,基本上大多数巨猿都生活在我国的范围内。
并且由于体型、重量都让巨猿无法和小型灵长类动物一样爬树,所以他们主要生活在地面上,并且多属于群体生活。而又因为大多数巨猿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它们也被称为”温柔的大金刚“。
可别看巨猿脾气好,一旦它生气了也不好惹。因为生活在东南亚雨林一代,不可避免就会和华南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对上,也因此大多数成年巨猿都拥有和老虎搏斗的能力,甚至大多数时候老虎还是战败的一方。
为什么这种可爱的大个子会走向灭亡呢?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然是因为饥饿而群体灭亡的。
步氏巨猿其实一开始也是由小型的巨型巨猿演化而来的,不过自时间的不断前进,也就开始慢慢出现体型巨大的步氏巨猿。不过大约在距今200万年轻时,步氏巨猿就走向了灭绝的道路。
在相关学者对步氏巨猿的化石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发现在其牙齿上观察到了饥饿及疾病的出现,这也证实了当年巨猿的生存环境在不断走向恶劣。
起因是在巨猿生活时代的末期,由于处于冰川期频发时代,气候一直十分不稳定。这种气候的变化无常,也对身处东南亚的植物影响巨大。而要知道,生物链是十分不稳定的,当作为生物链下游的植物开始减少,也开始影响到巨猿族群的数量。
电影中的巨猿形象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直立人也开始进入了亚洲的范围,巨猿碰上直立人,本来不多的食物竞争就更加激烈了,这也是步氏巨猿灭亡的一大诱因。不过没有直立人,也不会有现代的人类,这或许也是时代注定巨猿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