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2日,广州日报官方发文点评了广东宏远赛季表现,本赛季宏远再次止步季后赛八强,在1/4决赛中广东遭遇横扫,总比分0-3不敌山西,场均输给对手25分之多,当时广东队的舆论环境非常不好,主帅杜锋与俱乐部经理都朱芳雨被口伐笔诛,但是今天广州日版发文道出真相,确实错怪两人了。
首先需要说明,本赛季的广东队战绩,是宏远队史最差战绩,历史上广东队只有5次止步季后赛八强,其中两次是杜锋带队近几年缔造的。并且在本赛季1/4决赛,广东队遭遇山西横扫,三场比赛输了75分,G1首战广东惨负42分,这也是队史季后赛单场最大输分记录,还是杜锋带队缔造的。据资料查询,25年前的98/99赛季,广东也曾季后赛的系列赛中输给对手75分,当时是广东不敌辽宁队三场比赛输了75分,居然也跟杜锋有关,那时他还是宏远主力锋线。
从以上官方数据总结,客观说,广东宏远的尴尬记录不少都与杜锋指导有关,所以本赛季结束后他的下课呼声很大。这个时候广州日报发文力挺,并且道出了俱乐部战绩下滑的原因,原文标题为《走出困境需内外合力》。评论写道:
以0比3遭山西男篮横扫,广东宏远再度止步CBA八强,追平了队史季后赛最差战绩。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内外合力。
打季后赛要靠硬实力,广东队今年的确技不如人。这并非球队管理层不努力,而是现实的无奈。在CBA本赛季4节7人次的新政策中,外援的作用愈发重要,而广东队在引进外援方面却屡屡受挫。本赛季,广东队使用的众多外援在硬仗中集体“哑火”,与联盟顶尖外援差距明显,俱乐部陷入经费不足的现实困境。广东队在引援市场上往往只能“捡漏”,难以招入真正有实力的外援。联盟中许多球队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本土阵容新老交替缓慢也是广东队的一大问题。近两年球队阵容反复调整,锋线实力大打折扣。球队在培养新人方面过于谨慎,无法大胆锻炼新人。这种“慢动作”式的更新换代使得球队后继乏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球迷们或许应该调低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球队的胜负,给予球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巅峰的欢呼让人兴奋,但在低谷中不离不弃的支持更为珍贵。
走出困境,广东队需要内外合力:需要管理层在引援和人才培养上更加精准和大胆,需要教练组在战术和用人上更加灵活和创新;需要球迷的包容和支持。只有这样,“华南虎”才能在CBA的舞台上重新崛起。文章转载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的评述,总结起来刚好是三点,具体阐述了广东男篮本赛季的困境,首先是俱乐部经费不足,所以外援选择与配置上不尽如人意;其次是球队新老交替,这个过渡做的不好,不但不敢大胆启用新人,还使得核心战术跟核心阵容混乱,如果不尽快完成新料交替,将继续影响球队的持续发展;最后提到的就是让球迷降低预期,过往的荣耀已成往事,宏远短期内不会走出困境,希望球迷继续支持鼓励广东华南虎。
关于这篇报道,小编也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广东队经费不足是事实,但联赛许多球队的外援并不贵,甚至横扫广东的山西队,他们的外援没有一个身价高过莫兰德,所以选用外援这个环节,确实宏远也有自己的问题,不能都推卸给经费不够。其次,新老交替缓慢,这难道不是主帅的原因吗?徐昕、黄明依等年轻新星总得不到机会,这个确实杜锋责任很大。
至于最后说的让球迷降低预期,现在作为宏远球迷,从卫冕赛季开始,先是四强、八强、四强、本赛季又止步八强,其实不降低预期也不行,毕竟现实成绩就是如此。不过广州日报发文,还是帮助杜锋与朱芳雨分担了些舆论压力,大家怎么看这篇官方报道,认为广州日报分析的宏远困境是否涵盖了所有问题。
广东能淘汰上海,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实力。我认为赛制有问题,根本不需要12进8的比赛,造成8强战有的队以逸待劳,有的疲于奔命。
请宏远退出,
既然经费不足,为何要签那么多外援?而且签的大多是水货外援,难道那些外援不要钱吗?如果签比国内球员都不如的水货外援,不如不签,将钱用在培养本土球员不好吗?
广州日报简直就是在胡乱编造,有不负责任的感觉。很大程度是在帮朱,杜二人推脱责任,举个例子,广东青训培养年轻球员是出了名的,为什么他两挑选的球员没一个像样的,也没培养出个像样的,又讲讲外援引入方面,四个外援三个没得分能力的,外援的配置球迷都比杜锋董球,贝兹利,当初试训不合格退了但后来又鬼使神差把他签回来,百分之九十的球迷都知道贝兹利打不了强对抗,对高水平一点的球队他能得个十分内已不错,难道你朱,杜都不董球的吗?还是上头的死命令一定要签贝兹利?老实讲,贝兹利这球员的能力与技术跟本与他本人的工资不符,他最高也应是联盟的三流外援水平。这不是朱杜的责任是谁的责任?
小编可以不查资料,山西队的迪阿洛绝对比莫兰德贵,220万美元左右
难道咁都吾明白呀?山西队是国企球队,可今赛事抛重金给球队总经理签了10个外援。广东队是民企球队,陈海涛老板能只能给朱芳雨有限的资金去签外援。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已是“金元篮球”年代了,君不见广州队已靠卖好球员去维持球队运营了。
经费不足同样的广州俱乐部,人家培养有前锋中锋,并且交易出去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宏远培养了谁?
输了就输了吧,找借口的都是为自己卸责,(原因可以找),每支球队有长处也有短板,没必要输了就是世界末日,口伐笔诛,毕竟冠军只是一支队伍,其他被淘汰的队伍难道是喊“关云长的还我头来"么,竞技体育殘酷的,把心放开
总的来说就是不敢起用新人,不信任新人,不给机会锻炼新人。一犯错换下来就没机会上了。看看广州队的新人打得多好,反思一下自家这2—3年培养出那个球员来??
现在的情况,民营很难了,不能尝试融资吗?之前恒大都找马云融资啦!
输球了总要找个理由的,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曾经有领导层说过外援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现在要好好领略一下这句话的含义,什么是对的?选对了吗?下赛季不指望广东队有多强,希望能锻炼多几个国内球员就好,至于现在这套阵容的国内球员真的指望不上,如何取舍就看杜峰了,
卖给经济实力充足的吧!
没钱才是病根,老板没钱谁都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