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强基计划专业介绍培养方向等,仅供参考,部分文献,来源网络。
强基计划,是一种为了培养优秀人才而设立的选拔方式,针对的是中国的985高校。这个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选拔并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具备高水平的高考成绩,这是他们进入这个计划的第一步。高考成绩是评判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才能有资格参加强基计划。
然而,高考成绩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强基计划还要求考生在平时表现上有良好的表现。这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
报考强基计划劣势,个人觉得弊端!
1.本科转专业受限
强基生因为政策规定,在本科想转专业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你必须要能够接受你的本科专业。万一你的本科专业选到坑里了,那真是跳都跳不了
2.保研方向受限
是的!到了选研究生保研方向的时候,依然受限!因为强基保研根本不是推免,是转段!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听我说一下区别
首先是只能在本校选,规定严格的甚至只能在本培养院系选。这意味着,如果你强基报考的学校没有你喜欢的研究方向,或者相关方向没有好的老师,这是非常痛苦的!就吊死在这一棵树上了!你根本无法保研到外单位!因为你根本没有推免资格,你只有在本校甚至本单位的转段资格!
3. 跳坑:申请出国,考研,就业
4. 强基最主要的限制就在保研上,跳坑就会失去保研资格,这对想去外单位搞研究的同学是巨大的打击。而如果你铁了心要跳坑,那也不是不行。可以考虑申请出国,考研,就业。
出国:申请面前人人平等,不过出国有一堆麻烦事,你只有真心想出国才能做好。
考研:尽管最好的研究岗都被保研占了,但有些单位依然给考研留了名额。要注意信息差,多了解,努力备考,争取上岸。
就业:早实习,早就业。尽管本科学位的选择比较局限,强基基础学科的培养体系和就业市场不完全对口,但就业最重要的是要说服公司我能干这事,名校背景+实习经历,多投多面,一定能收获offer。

4.招生少,竞争压力大
目前,强基计划高校每年面向全国招生共计6000多人,对比全国每年1000多万的高考报名人数,强基计划的录取人数太少了。
此外,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热度的持续升高,众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强基计划报考的角逐中,更在无形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考生想在最终招录中脱颖而出,竞争压力将非常发大。
5.限报且锁档,难度大
参加强基计划,只能报考一所大学,择校难度大。报名时需要对自身成绩、兴趣专业做出较为精准的评估。
此外,强基计划的录取在所有批次录取之前,一旦考生被强基计划录取,就不能再参与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
6.基础学科,谨慎报考
强基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虽然本科阶段有不少工科应用类专业参与且硕博向应用型专业分流,但本科阶段仍是以基础学科培养为主。
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如果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建议谨慎报考。
7.校测难度大
众所周知,强基计划校测难度很大,除考查高考课内知识外,还会考查大量的课外拓展知识、学科竞赛知识等。
这对于众多普通高考生而言,增加了校测录取的难度,需要在初、高中阶段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拓展。当然,如果在低年级已做好学科竞赛等课外知识的拓展,在强基报考中,将占有很大的优势。
8.破格成绩要求高
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强基计划,但在录取时高考成绩仍占据绝对主导位。
强基计划有哪些优势?
1.报名限制条件少
与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只要是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强基计划,这就给了普通考生更多机会参与竞争。
2.增加名校录取机会
强基计划的试点院校都是985重点高校,院校层次高,统计分析近几年高校强基计划分数线,一般会比统招线低5-30分不等。
专业前景好
强基计划是国家招生选拔的重大战略,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以及古文字、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
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的实施,逐渐围绕基础学科拓展出众多交叉学科及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
2024年北大新增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和基础心理方向;上海交大新增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还有同济、厦大新增海洋科学;中科大、武大新增地球物理学等。
国家、社会、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这类前沿科技相关人才的培养,这些将是未来几十年内潜力无限的高端人才。总之,跟着国家的政策红利走,结果肯定不会差!
4.王牌院系培养
众多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如:高校会为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
如清华依托五大书院培养,上交大依托致远学院培养,哈工大给出的硕博培养方向都是本校王牌学科。
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也会进行指导。
5.高考成绩占比大
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测算后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达85%以上,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
此外,破格入围的考生不占用非竞赛生入围考生的名额,非竞赛生在初审阶段不与高水平的竞赛生同台竞争,在竞争上也提升了公平性。
6.竞赛生优势明显
尽管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但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高考成绩需达一本线),这给在某些领域有突出特长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强基计划校测考试模式设计,对于没有达到破格的铜牌、省一考生,也会在校测中发挥充分发挥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复交南模式,依据笔试入围复试,笔试权重增加,让成绩处于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整体利好竞赛生!
7.对非竞赛生更加公平
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测算后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达85%以上,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
破格入围的考生不占用普通考生的入围和录取名额,赛道完全分开,竞争上也更加公平。
8.有利高中生涯规划

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一体化,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需要高中生有更清晰明确的生涯规划,这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新高一高二高三如何准备?
无论如何,强基计划是除了高考外,进入清北等名校的绝佳路径之一,不录取不影响后续高考招生,如果有想法,一定要尽早规划!
高一阶段:强基规划最佳时间
1.测: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专业院校、发展强劲和录取分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参加;
2.学:做好初高中衔接,提升文化课成绩,因为高考成绩占比在强基中不低于85%;
3.括:有能力、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接触竞赛,甚至是冲一冲奖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入围概率,还为后续校测打基础。
高二阶段:夯实基础,适当拔高
1.调:高二调整学习态度,认真准备每次大型考试,这是清北等名校录取最为重视的方面;
2.明: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大学、专业,关注强基的培养策略是否适合自己;
3.提:在完成高中学业前提下,开始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尤其是目标专业相关的,接触竞赛题,培养学科思维。竞赛生重点冲刺奖项。
高三阶段:冲刺高考,集中报考
1.研:这时候一定要确定院校专业目标,深入研究强基往年招生政策,包含报名、录取等具体情况;
2.冲:以高考冲刺复习为主,竞赛生可以在有余力情况,冲刺奥赛奖项,银牌以上破格入围;
3.报:时刻关注强基报考重要时间阶段,做好报考工作,高考后集中准备校测
一、热门问题解答
01.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渠道
①高校官网&官微
一般来说高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权威发布渠道,也是首发平台。
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是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的官方渠道。
02.哪类学生可以报名强基计划?
只要是具有当年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均可报名,复读生也可以报名,高二高一等低年级学生不能报名。
03.强基计划可以报几所院校?几个专业?
强基计划限报一所学校,需要考生结合成绩和兴趣等,确定合适院校;但可以报考一个院校的多个专业,也可选择是否调剂;
04.强基专业对选科有什么要求?
大部分院校要求传统高考省份,理工科类考生仅能报考理科类专业,文科类考生仅限报考文科类要求;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理科类专业大部分要求选考物理+化学,文科类大部分要求选考历史,但部分院校和专业会有其他要求。2025招生简章发布后建议查看院校附件要求。
05.多少分可以入围强基?
以高考成绩入围的,达到院校入围名额最低投档线即可入围,同分数考生同时入围。
以校测成绩入围的,达到校测复试分数线即为入围,大多院校采用分省或分省分专业确定分数线。
06.强基计划的入围规则是什么?
目前强基计划入围分为5类:
第一类:凭高考成绩入围,如北大、清华等;
第二类:学科竞赛银牌以上破格入围;
第三类:复交南等10校报名成功即入围;
第四类:高考成绩单科加权入围,如哈工大、南开等;
第五类:2024年新增北理、中大等高校,单科成绩优秀可“破格”入围或放大入围比例。
二、强基计划招考流程预测
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39所985院校,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3月底4月初: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内容包含招生专业及计划、报考条件、入围标准、考核程序及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综合成绩折算及录取规则、培养方案等事项,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4月:考生网上报名
招生简章公布后,考生网上报名随即开始。强基计划在阳光高考平台统一报名。报名网址:https://bm.chsi.com.cn/
报名流程:进入阳光高考网报名平台→登录系统→选择开始报名→信息核对→阅读报名须知→确认报名条件(一般是选择自己是Ⅰ类还是Ⅱ类考生)→选择是否申请破格→填写附件信息→填报志愿→确认是否需要缴纳报名费→完成报名。
清华、北大、北航、南大、浙大破格生需要准备相应字数的个人陈述、此外竞赛奖项证书、高中成绩表等材料也要提前准备好。
5月底:综合素质材料上报
强基计划报名结束后,各省市会组织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填写,通常这项工作由高中学校负责完善资料或组织填写。具体时间节点安排,各省市有所不同。
6月7日-10日:考生参加高考
报名参加强基计划的考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6月10日-20日:校考确认
除复旦、上交大、南大、浙大、同济、厦门、西安交大、中科大、北航、兰大10校外,其他高校需在高考出分前考生进行校测确认,校测入围名单将在确认参加考试的考生中产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入围机会,将不能参加后续校测考试及录取。
2025年各校是否需要校考确认以及确认时间以各个院校实际通知为准。
6月中下旬:部分高校开展校测
2024年复交南等10校,校测安排在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所有报名考生均参加校测。2024年新增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所,2025年会不会有其他高校也调整为此种模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校测竞争激烈,校测笔试难度也是大于高考。各学校的校测初试和复试分别考什么?考试通过的难度大不大?强基在线整理了《2024年复旦、上交等“复交南”10校强基校测笔面试题集》,包含2024年10校最新强基数学、物理、化学等初试笔试题及部分面试题考情。
6月25日左右:高考出分,入围名单公示
高考出分后,高校在进行校测确认的考生中,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按照招生计划的3-6倍确定入围校测考核名单。入围办法和入围比例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6月底7月初:高校组织校测考核
高校自主组织入围考生进行校测考核,考核方式通常为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会有特殊考核。
高考提前批录取前:确定强基录取名单
校测后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校测成绩折算的综合成绩确定录取名单,通常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占15%。
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三、强基招生专业&限报调剂汇总
“限报”是高校在强基计划报名过程中设置的填报规则。目前的政策来看,限报包括院校限报和专业志愿限报。
2024年强基计划报考中,共有18所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20所院校规定不可以调剂专业;2个院校规定必须服从调剂;16所院校可选是否服从调剂,且报考专业数量多在1个以上。
其中复旦大学较为特殊,要求是文科组不限,可选是否服从调剂,理科组限报一个专业且不能调剂。
以上是,张老师从网上找的文档总结,有想仔细了解的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