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全国水利类高校主要有两所,一所是以长江流域研究为主的河海大学,它是 211 高校,并且河海大学作为 211 院校实力非常强劲。另一所以黄河流域研究为主的,就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这所学校位于河南,它既不是 211,也不是 985,更不是“双一流”院校,但它在行业内的定位绝对值得认可。在全国水利类院校中,除了河海大学,基本就数它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厉害在哪呢?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极为突出。
首先,在黄河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黄河的水沙调控方面,成果斐然。其次,在水污染治理领域,无论是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还是农业水污染治理,都成效显著。再者,在防洪、抗灾方面,它的防洪预测模型以及抗灾应急管理系统,表现相当出色。
另外,在新能源方向,像水光风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由于这类能源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各阶段发电量不同,该校的水风能源互补系统走在了全国前列。还有,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海绵城市的建设上,同样表现出众。所以,在这些领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专业实力备受认可,行业认可度极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因水而生,因水而存,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北水利水电毕业生的身影,哪里有该校学生,哪里就能干出一番业绩。并且,这所学校曾培养出三任水利部部长,由此可见它在行业中的地位。
追溯这所学校的历史,它成立于 1956 年,1958 年,在当时中央政务院的要求下组建而成。当时的水利部部长是傅作义,了解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他,北平能和平解放多亏了他,解放后他出任水利部部长,在他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水利学校。后来,北京水利学院与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合并,逐渐发展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按常理,这所学校会一直在北京,但世事难料,它并未在北京长久扎根。

1966 年,河北邢台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地震,周总理到邢台视察灾情时,了解到当地基层百姓缺水,缺乏水利人才,于是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迁到了河北,不过没迁到邢台,而是迁到了邯郸,因为邯郸离邢台很近,我在邢台上学时,打车去邯郸才 25 块钱,坐绿皮火车只要 5 块钱。
搬到邯郸后,学校一直在河北办学。恢复高考后,学校曾多次申请迁回北京,却屡屡遭拒。但学校不死心,后来还在北京原来的校址上建了研究生院,其实早在 1963 年合并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水利枢纽建设专业时,学校就有研究生了。
改革开放后,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学校迁到了郑州,因为黄河核心治理城市在河南。迁到郑州后,学校发展得很不错。1999 年,学校下放到河南省,在这之前,学校一直由水利部主管。2013 年,正式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这里要提一下,当年学校从北京迁往邯郸时,并没有完全迁完,有一部分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农业专科学校、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了今天的河北工程大学。所以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哈工大、河北工程大学以及它自身的变迁都有关系。
从专业发展历程来看,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就很清晰了,它在水利方向表现突出,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等专业都相当不错。此外,还有几个专业值得一提,它的数学专业很不错,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优势专业。
判断一所学校好不好,不能只看是不是 985、211、“双一流”。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但凡能考上的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要看升学和就业情况。如今,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在行业内取得大发展,说实话,不太现实,所以升学情况很重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升学率将近 30%,一方面是学校本身不错,另一方面是河南考生竞争激烈,促使大家更努力升学。学生升学去向主要有北京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基本以 211 和省内重点高校为主,尤其它的水利类专业升学率将近 50%,这相当高了。比如,你考了 545 分,选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读相关专业,绝对是值得的。
再看就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 48%的央国企就业率,在众多高校中,真正能达到 50%左右央国企就业率的学校,在 211 院校里都少见,这个比例相当高了。毕业生基本去南水北调集团、三峡集团、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各地水利局、水务局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三峡班,这个定向班 2023 年毕业了 19 个人,全部一次性签约进入长江电力。
无论从升学,还是从就业来看,这所学校表现都可圈可点。尤其是水利专业的学生,读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既是稀有人才,又是高技术人才,在行业里需求量较大,而且水利专业并非热门专业,学习的人相对不多,所以就业优势明显,人才供不应求。
总体而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有自己优势的科研方向,有专属的就业区域和就业通道,升学率和就业质量都非常高。对于高考分数在 530 到 580 这个段位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