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王珮瑜求援,曲协秘书长苗阜呼吁,曲艺界的日子也不好过

娱乐微镜 2025-03-17 19:02:45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许多行业都遭遇了发展瓶颈,传统曲艺界也未能幸免。即便是声名显赫的表演艺术家,也在经营与传承之间艰难求生。

前不久,京剧名家王珮瑜公开向国家求援,希望政府加大对京剧的扶持力度,以帮助这一传统艺术渡过难关。

而紧随其后,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西安相声演员苗阜,也向有关部门发出了呼吁。他希望国家能为小剧场提供政策支持,助其度过经济寒冬。

这两位曲艺界重量级人物的发声,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国家应该给予传统曲艺更多支持,因为京剧、相声等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受众群体的流失、市场环境的变化,让传统曲艺面临生存危机。倘若没有资金扶持,许多从业者将难以为继,甚至可能导致部分艺术形式消亡。

王珮瑜、苗阜等人多年来致力于传承传统曲艺,他们不仅在舞台上精进技艺,还在幕后推动曲艺普及和教学。

因此,支持他们,也是在为传统文化保留一丝生机。政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给予适当扶持,避免宝贵的艺术瑰宝因缺乏资金而消失。

然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曲艺行业也应遵循市场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企业和个人都要学会自负盈亏,不能一遇到困难就依赖政府资助。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是促进行业创新与进步的关键,文化艺术同样不例外。

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拿德云社举例。作为国内最成功的相声团体,北京德云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早年,德云社也曾面临极端困难,甚至到了郭德纲的妻子王惠变卖私家车、四处筹资维持运营的地步。但他们挺过来了,并依靠自身实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甚至成为相声行业的领军者。

有人认为,如果京剧、相声等传统曲艺形式能像德云社一样,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或许比依赖政府补贴更具可持续性。

毕竟,国家的财政资源有限,还有许多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如基础教育、医疗保障、科技创新等。一味依赖政府输血,并非长久之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曲艺界只能靠市场“自生自灭”。相较于其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艺术形式,传统曲艺确实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如何在市场机制与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政府、从业者和社会大众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那么,对于传统曲艺的生存与发展,你怎么看?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娱乐微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