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大核有料
近日,美国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盗窃案,这起案件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受害者竟然是美国国土安全部长!
4月2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家名为“首都汉堡”的餐厅里,国土安全部长克丽丝蒂·诺姆的手提包竟在特勤局安保人员的眼皮底下被偷走。
包内不仅装有3000美元现金,还包括国土安全部证件、驾照、护照、公寓钥匙、空白支票等敏感物品。
诺姆本人以强硬移民政策闻名,被称为边境“铁娘子”,如今却连自己的财物都未能守住。
这起案件曝光后,美国的舆论哗然,网友嘲讽:“国土安全部长在首都失窃,美国的‘安全’真是名不虚传!”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美国特勤局都是西装革履、眼神犀利,随时能为保护政要挡子弹的角色,谁能想到连个贼都看不住。
事实上,这也不是美国特勤局首次失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去年遭遇暗杀,险些丧命,为此当时的特勤局局长金伯利·A·奇特尔辞职。
那么,此次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被盗窃事件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呢?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被偷
根据餐馆监控和目击者描述,案发时间是晚上7点55分,餐厅过了高峰时段,人不算多。
小偷是个白人男子,口罩遮得严严实实,进门后直接上二楼,选了诺姆斜后方的座位,故意把椅子往她那边挪,缩短距离。
他弯腰、伸脚,勾住诺姆放在地上的包,慢慢往自己这边拽,得手后,包往夹克里一塞,不紧不慢下楼,出门右转消失在街道上。
整个过程吧台的两名特工都没抬头看一眼,连诺姆自己也没察觉。
诺姆被偷的包里,别的不说,光国土安全部的证件就够敏感的,还有支票、公寓钥匙,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到,搞不好能伪造身份、进入重要场所,想想都让人后怕。
特勤局的安保流程按理说很严格,就算诺姆这次是私人聚餐,不是正式公务活动,按规定也该有基本的安全防护。
比如提前检查餐厅环境,安排人员观察周边可疑人员,对靠近保护对象的陌生人保持警惕。
可现场情况是,特工坐在吧台,注意力可能放在门口和主要通道,没留意到同一层楼里靠近部长的陌生人。
诺姆作为移民政策的强硬派,早已成为极端分子的“高危目标”,特勤局这次显然低估了日常安保的必要性。
有前特勤局特工在CNN分析说:“这属于典型的‘近距离疏忽’,特工可能过于依赖监控设备,或者以为非公务场合风险低,放松了警惕。”
诺姆的包为啥会放在座位底下呢?
按常理来说,外出时重要的随身物品应该放在视线范围内,或者由随行人员保管,诺姆有可能是觉得有特工在,又是和家人吃饭,放松了警惕。
这就暴露了另一个问题:保护对象和安保团队之间的配合是否到位?
如果部长自己安全意识不强,特工又没及时提醒,就容易留下漏洞,安保问题也不是单靠特工就能搞定的,需要双方协作,可这次显然双方都没有做到位。
这也不是美国特勤局第一次“掉链子”了,去年特朗普遭遇暗杀未遂,就已经暴露出了特勤局的不少问题。
那么,特朗普当时具体遭遇了什么,又暴露出特勤局的哪些问题呢?
美国特勤局的问题
去年7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集会演讲,20岁的枪手从140米外的屋顶开枪,连开数枪,导致特朗普右耳受伤,现场一死两伤。
调查发现,特勤局事前收到过枪手的可疑信息却没重视,连屋顶的警戒都没安排到位。
美国特勤局的职责太多了,除了保护总统、副总统、前总统等42名核心人物,还要打击伪钞、网络犯罪、金融诈骗,每年处理上万起案件,7000多名特工忙得脚不沾地。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资源分散,保护政要需要高度专注,可特工们同时盯着各种案件,难免顾此失彼。
美国特勤局内部管理也有问题,特勤局成立160多年,官僚体系庞大,基层特工压力大、加班多,难免出现倦怠。
2024年特朗普遇袭后,就有特工匿名爆料:“我们每天工作 16 小时,连睡觉时间都不够,哪有精力把每个细节都盯死?”
再加上政治因素影响,比如特朗普任内多次干预特勤局人事,把亲信安插进管理层,导致专业判断被政治考量干扰。
美国舆论都在喊“改革特勤局”,但改革哪有那么容易?
特勤局的问题,本质上是美国整个安保体系的缩影,既要应对高端威胁,又要处理日常风险,还要平衡政治与专业,难度太大。
可不管怎么说,连国土安全部长都保护不好,特勤局的脸算是丢大了,联邦政府还能相信他们能保护好总统、保护好国家安全吗?
结语
诺姆遇窃事件不是偶然,而是特勤局职能过载、政治化倾向和内部管理问题的集中体现。
美国常把“安全”挂在嘴边,可连自己的官员都保护不了,又怎么让老百姓安心?
参考:
1. 新华网:美国土安全部长证件遭窃 网友:政府无能已Next Level 2025-04-22
2. 环球网:安保形同虚设?美国土安全部长用餐时钱包被偷,媒体还原案发过程 2025-04-23
3. 中国新闻网:突发!又遭“暗杀未遂”? 特朗普发声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