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鉴别领域,一直流传着一种听声辨真假的说法。
据说,通过敲击翡翠,听其声音可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然而,这一方法真的具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翡翠的结晶颗粒越致密,敲击时声波传播受影响较小,声音就会越清脆。
不同的玉质在悬空轻敲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A货的翡翠手镯在悬空状态下互相轻敲,发出的声音像是“钢”音,而B货或C货的翡翠则声音发闷。
有裂纹的翡翠手镯在悬空轻敲时,声音也会明显发哑。这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方面,敲击声不仅与翡翠的密度有关,还与石纹等因素有关。
有石纹的A货翡翠敲击声也很沉闷,这就使得通过声音判断翡翠品质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对于小珠子、戒面、镶嵌品等小型翡翠制品,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此外,随着作假技术的提高,现在B货的填充物有了改进之后也很清脆,进一步削弱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实际上,最科学最权威的方法还是通过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来判断翡翠的真伪和品质。
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如显微镜、密度仪、折射仪和光谱仪等,能够更准确地鉴别翡翠的矿物成分和晶格结构,从而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因此,虽然听声辨真假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并不可靠,还是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