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镜如略施小计打破老蒋援锦计划:有我在,东进兵团就过不去塔山

海底不见四季 2025-04-24 11:37:54

1948年秋,蒋介石委任侯镜如为第十七兵团司令,统领九十二军、六十二军、三十九军、五十四军、暂编六十二师及独九十五师,自锦西、葫芦岛赴援锦州。

老蒋未曾料到,其决定非但未能解救锦州、助廖耀湘脱困,反而加速了辽沈战役的败局。

老蒋任侯镜如为援锦兵团司令,并派黄埔一期生罗奇为战地视察组第四组组长监督。然罗奇眼高手低,不敌胸有成竹的侯镜如,侯略施巧计,便打破了老蒋攻克塔山援锦的计划。

1948年10月10-15日,东北野战军四纵及友军八个师在塔山村,牺牲三千余人,抵挡侯镜如十一师轮番进攻,毙伤俘敌九千余人。蒋介石不解:塔山仅百户小村,侯镜如优势兵力为何不胜?

老蒋知晓侯镜如的指挥能力,因侯镜如任九十二军军长时,在抗战中历经百五十余战,屡战屡胜,歼敌两万,战绩卓越,远超其他将领。

老蒋知侯镜如善战,却不明其战意。他任侯为东进兵团司令,辖四军两师,视其为救星。殊不知,侯镜如彼时已心向他方。

侯镜如1925年加入共产党,黄埔一期毕业,后失联。辽沈战役时与党恢复联系,《纵横》2012年第十期有载。就任十七兵团司令前,他收中组部安子文信,欢迎其归队,过往可既往不咎。

侯镜如与地下党员外甥李介人恢复单线联系后,暗中破坏蒋介石援锦计划,行事极为谨慎。因他的同学罗奇,正是蒋派来监视他的密探。

罗奇因眼高手低、胆小言大,不受黄埔一期同学欢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对他无好感,称他自诩代表蒋介石督战,所有作战计划须经他同意,俨如钦差。

在罗奇的监视下,侯镜如为将蒋军东进兵团留在塔山,需周密策划。

范汉杰困锦州,盼援无果。廖耀湘兵团未见,侯镜如亦不动。俘后于野牛屯抱怨:塔山近锦州,无险,侯两军六师未至。廖兵团彰武徘徊,锦州仅守三十一小时,非我之过。

范汉杰不理解塔山阻击战,林司令员亦无十足把握,1948年10月2日电告中央军委:敌若集团推进锦州,我阻援部队或难堵截,恐其与守敌会合。

林司令员提议回师攻打长春,遭严厉批评。他对塔山阵地的担忧有理,却不知东北有侯镜如这一秘密力量,知情者寥寥五人,林并不在内。

侯镜如10月1日受命组建东进兵团,本应一周内抵塔山,却频繁开会。至10月11日,罗奇部九十五师先至塔山开战,侯镜如率二十一师后至葫芦岛,主力三十九军战役末才赶到,坦克部队到时锦州已解放。

罗奇为在老蒋前显能,耗尽嫡系兵力。侯镜如则智取,不绕道而行,采取“添油战术”,在塔山正面与敌周旋,打持久消耗战。

侯镜如回忆,十月十一日下午率二十一师抵葫芦岛,林伟俦汇报阙汉骞攻塔山失败。先论塔山地形:东临渤海,西倚虹螺,东西高、中间低洼,狭长起伏,无险可依,难守。

塔山并无山,坦克若至,战局或逆转。罗奇嚣张称:葫芦岛、沈阳西进及锦州共十一军,加上海空优势,我军数量火力均占优,官兵若决心死战,定能完成任务。

侯镜如未直接回应,带十七兵团参谋长张伯权至他室,面授策略:“依现状,塔山、锦州不可攻入,攻入亦难出,不攻尚可支撑数日。”

张伯权会意后,众人返回会议室。第五十四军杨参谋长正阐述作战方案:塔山与白台山间地形开阔,工事少,可遣一两军迂回塔山后,两面夹攻,有望全歼守军。

林伟俦参谋长赞同杨参谋长,罗奇、阙汉骞、林伟俦均无异议,请侯司令决定。张伯权按侯镜如授意提出:主力沿锦葫路进出,塔山地势低,我们高,火力掩护前进,无需重部署,即可速攻。

张伯权总结道:“正面进攻,绝不绕路。”这八个字概括了他的全部论述,逻辑清晰,用词准确。

侯镜如忆述:张参谋长依我意制定方案,主张稳扎稳打,攻守兼备。我基于多数意见,赞同其方案。

罗奇军事兵威不及侯镜如,对侯的“少数服从多数”无法反驳。侯镜如回忆录中提及,罗奇率九十五师猛攻塔山,用老套“波浪式”战法,以团分三波,一营为一波,近战为主。

此添油战术有一“优势”,罗奇未察觉,侯镜如却深知:双方近战纠缠,使蒋介石的海军与空军难以施展威力。

林伟俦回忆,当年炸弹与炮弹无精确制导,误差大。14日六时半,国民党空军向塔山投两枚五百磅炸弹,一枚落村后高地,一枚近国军阵地,致数十人伤亡,引发官兵怒斥空军误炸。

侯镜如巧施计谋,未动声色便制定“绝妙计划”,牵制蒋军于塔山。锦州解放后,他才于10月27日抵塔山。老蒋未知真相,未问责反任其为天津塘沽等地司令。

1949年8月侯镜如起义后,老蒋惊觉被骗。若非侯镜如反对蒋军绕塔山之计,后果不堪设想,此情此景令人心悸。

0 阅读:5

海底不见四季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