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可如果这“马”跑得比“骡子”快,但大家偏偏觉得“骡子”更值钱,这事儿是不是有点邪乎?
途胜L明明揣着8AT这颗“芯”,百公里加速比CRV快了1.5秒,硬是卖不过人家装CVT的“佛系”选手,销量连CRV的零头都够呛。
这到底是“技术不够硬”,还是“套路玩不转”?
途胜L这8AT,那可是技术流的教科书级别。
多片式锁止离合器,传动效率高达98%,200匹的马力配上8个挡位,高速超车降挡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可这年头,光有“里子”还不行,还得看“面子”。
你看,某途胜L车主在论坛里吐槽,说他那车低速换挡时有点轻微顿挫,结果就被某些“砖家”无限放大,硬是给扣上了“变速箱有毛病”的帽子。
反观CRV,CVT钢带打滑的隐患也不是啥秘密,但愣是被美化成“平顺省油的黑科技”。
这年头,黑的都能说成白的,就看你会不会“忽悠”。
要说这品牌玄学,那可真是“一入侯门深似海”。
北京现代4S店的销售都快崩溃了:“我们变速箱成本比CVT贵8000块,降价5万都卖不动,难道本田标真能值3万溢价?”这问题问得好,问出了多少合资品牌的辛酸泪。
就拿李先生来说吧,2023年,他在广东东莞花了真金白银买了辆途胜L,结果没两年,8AT变速箱的机电单元就出了问题,自掏腰包8000块大洋修车。
隔壁老王就聪明多了,买了辆CRV,三年后在二手车市场一卖,还能剩个七成,这简直是“躺着赚钱”啊!
更扎心的是,2022-2023年,途胜L销量持续低迷,直接导致北京现代不少4S店关门大吉,经销商们为了回笼资金,只能咬牙降价,甚至亏本甩卖。
员工们看着越来越薄的工资条,心里那叫一个拔凉拔凉的。
还是现代汽车对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
人家本田早就把CVT调校成“中国特供版”,牺牲点动力,换来更低的表显油耗,再配上“买发动机送车”的营销口号,那还不是“乱杀”?
更何况,汽车评测机构和KOL在评测途胜L时,过度放大8AT的顿挫感,加剧了消费者对途胜L的负面印象。
这边厢,现代还在死抱着“8AT成本更高”的工程师思维不放,那边厢,比亚迪们已经用DM-i混动和8155芯片把“技术”重新定义了。
这年头,你不懂“整活”,光靠“埋头苦干”是没用的。
2023年,比亚迪等国产品牌凭借DM-i混动技术和智能化配置,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对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形成了降维打击。
现代汽车想要翻身,就得学会在中国讲故事,造概念,别老是端着“技术大牛”的架子,多接地气,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光有实力还不够,还得会吆喝才行。
路走错了,停下来也是一种进步。
十多年的韩系车,家用还行,大毛病没有,想换车考虑韩系赛图斯,反感他们老是恶心人,中国的名人,节日都成韩国的了,又要把中国的饺子申请专利了,这么无耻吗?这个民族怎么了!
棒子车都是垃圾车
去看了内饰惨不忍睹阿,最后买了探岳
主要售后不行,别说世界销量前三的车企,有啥用啊?国内没售后,去抖音搜搜就知道了,人工客服像机器人一样,4S店都没几个了
我个人觉得韩系车近年来最大的失败是设计过于年轻化了,以至于看着完全是20多岁年轻人完全追求的炫酷个性的外观,30~40岁的人看着过于轻浮张扬个性,更别说50~60的年龄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