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的怒了?
美国关税逼的印度竟要恢复对中国大开贸易和投资大门,这是又要重新上演收割一波中国企业的老把戏吗?

2025年4月2日,美国突然对中国、欧盟、加拿大和印度等全球超60个国家地区开打关税战,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而在将对华总关税率拉高到54%的同时,印度同样也遭受了26%的对等关税,这也让印度极其恼火。

根据国内媒体援引《印度快报》的报道,印度相关部门正意图恢复2020年边境冲突前中印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其中包括对中方人员签证的颁发以及直飞航班规模。
但是印方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在重新批准中国和印度搞合资企业的同时,中方公司只能少量控股,主要控股权必须掌握在印度企业手中。
这种行为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印度这种有意设置的前提限制,一旦像之前无故重罚、收割中企的现象再度发生,那我们就是一个坑里栽了两次。
现在我们更好奇的是,为啥印度最近对华投资的态度突变,难道真的又想养肥了再收割吗?
其实真正原因就是印度近几年的经济可能真的变得很糟糕了!

2025年2月13日,印度总理莫迪突访白宫,特朗普直接在共同发布会上当着众媒体的面刺激莫老,称美国已经不在意印度加多少税了,印度收多少,美国就对等收多少。
其实在这次不愉快的会晤之前,特朗普就多次逼迫印度先让步降关税,但是直接被莫老拒绝了,于是特朗普直接在这次会晤前就宣布最早将在4月内启动对印的“对等关税”。
这不4月2日美国说话算话,直接对舔美半辈子的印度搞了个26%的关税,这一税率甚至要比欧盟20%、日本24%和韩国25%的水平还要高。
美国这一记耳光直接把印度打的啪啪响,更是让印度恼羞成怒,所以印度再怎么傻,也知道想要复制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如果不靠美国,那么就只有靠中国。

所以在美国提前放风,打脸莫老之际,印度就开始提前布局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了,更是直接对美国关税重压的回击——我们要开始跟中国做生意了。
但印度还是改不了老毛病,又何以取得中国投资商的信任?
就在3月底,印度又开始讹韩国三星天价罚款了,罚款加之前一直没交的税款,利滚利一共近6亿美元,合计44亿元人民币。
这笔罚款是三星近些年在印度遭受的最大一笔。
印度海关给出的理由还是老一套——外国企业进口产品逃避关税!而且印度海关相关部门的一名专员Sonal在下发的命令中给了理由:韩三星故意上交虚假文件给海关进行清关。
虽然三星手机2024年整年在印度一共卖出了2570万台手机,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VIVO和小米,但全年总利润也就不到10亿美元,这一罚三星肯定会肉疼。
所以三星回应强烈要求印度有关部门放弃重罚,并且在声明中表示被列入罚款的零部件是不用交税的。

在美国对印度的关税重压前,印度还在对外国企业一视同仁的薅羊毛,明明可以直接抢,但还是用走税的手段,确实还挺讲究。
但这点羊毛根本无法改变印度经济内忧外患的局面,甚至会逼停外资。
印度财政部每年都会搞个《经济调查报告》,这是印度高层最为权威的经济调研,但这份报告相比之前画风突转,有点全面唱衰印度经济和警醒的意味,这确实不符合印度一向吹嘘的性格。
450页的长报告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五个强有力的判断。
第一个是印度金融已经过度金融化,但印度本土实体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压根儿跟不上金融爆发的脚步。
看这个第二大预判很有意思,高层自个儿也知道外资开始不青睐印度市场了。根据数据统计,去年三月到十一月外资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仅仅只有4.8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85亿美元可以说是暴跌。
动不动就开天价罚款,或者直接对外资抄家,印度总算尝到了恶果。
第三大判断是印度食品价格已经步入通胀,本土的食品供应链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第四个预判就是印度在AI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全面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最后一个判断就是全球贸易局势突变,印度周边地缘经济环境恶化,报告指出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WTO组织的成员国打贸易战涉及的贸易额已经高达8877亿美元,占到全球45%的比例,全球贸易几乎开始朝着冷战时期前进。
印度高层内部搞的这五个判断,也侧面反映了印度真的怕了,以前极其抵制中国资本入境,但当美国这条大腿靠不住后,印度又不得不回头对中国再起想法。
2020年印度趁着中美贸易战开打初期、西方意图在印度复刻另一个中国奇迹之时,雄心壮志的搞了个“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想着用五年时间,将航天、电子等高新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25%。
但是根据2025年的纸面数字看,这一比例已经从2020年的15.4%,竟降低到了14.3%。

于是印度高层气的在2025年3月底决定撤销这份价值23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这也意味着印度已经失去了在这五年复制中国经济奇迹的大好时机。
印度最终转过头来意图改善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本质上还是清醒了认识到,印度想要发展制造业,必须要通过中国来实现。
但是印度仍然给入印的中国企业设限,恐怕最终也是自己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