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7周年,也是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数智赋能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的第四天。朝阳初升映,窗前书声起。数智赋能团成员以晨读唤醒崭新的一天。“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朗朗读书声饱含着青春的蓬勃朝气与向上力量。

上午进行的是实地教学。数智赋能团全体成员首先来到北山烈士陵园,开展“缅怀英勇烈士,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在陵园里,数智赋能团成员龚泽鹏作为领兵进献花圈,缓缓前行,庄重肃穆。走过有着象征意义的“49”级台阶和“60”级台阶,来到纪念堂,全体成员低头默哀,三鞠躬致敬,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在二楼吊唁大厅,全体学员静静伫立,带着沉重的心情,聆听着老师讲述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那段令人心碎的历史,那段充满希望的历史。“生无媚骨,死留芳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心中。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
随后,数智赋能团来到大井朱毛旧居,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其他革命领导人传播革命理念、领导军事斗争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白屋”旧居,以及朱德和陈毅的“黄屋”旧居,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奋斗精神。1929年,国民党占领大井并焚毁了所有房屋,如今只剩下一段残墙、毛泽东的“读书石”和两株“常青树”作为历史的见证。

实地教学的最后一站是小井红军医院。在讲解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发生在小井红军医院的艰苦历程和英勇事迹仿佛就展现在数智赋能团成员眼前。“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情到深处,成员忍不住和讲解老师一起唱了起来,歌声飘扬在空中,久久萦绕耳边。
下午的“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由开国中将赵镕的女儿赵京娅和中国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的儿子张旅天为大家讲述了那个年代两位将军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故事。在革命先辈赵镕、张蕴钰故事中的一句句“应该……”,让实践团成员感动到热泪盈眶。成员龚泽鹏就信仰问题与革命后代互动交流。赵京娅老师建议同学们在什么阶段,就尽力做好这个阶段的事。朴素的建议,给迷茫的同学们道明了前进方向。
一天的学习交流,数智赋能团以编草鞋,深入了解并体验红军的艰苦生活作为结尾。成员们学着编制师傅,一上一下,一系一搓,一挽一编,一压一敲,颇有“工匠”的样子。制作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禁感慨,难以想象红军战士就是穿着这样的鞋战斗,最终取得胜利。(通讯员:钟光虹 胡懿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