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先后三次以大军攻打衢州,为什么就是打不下?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5-03-01 17:38:46

即便在浙江省,如今的衢州也是知名度稍低的城市了。

如今的衢州,只是一个四线城市,在富庶的浙江是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

不过,历史上,衢州可是妥妥的一流名城!

他有6000年的文明史,1800多年的建城史,其衢州府城始建于汉代,长期是州级城池;而他更是孔圣人后代世居地和第二故乡,是儒家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

当然,衢州,还是一座特别能扛事的城!

当年朱元璋反元,猛将常遇春猛攻衢州良久不克,最后有内应接应方才夺城。

当年三藩之乱,南方纷纷丢失,衢州的坚守,正是大清保全浙江,稳住东南形势的关键。

而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衢州更是扛住了太平天国三次强力进攻!

当时,石达开、李秀成、李世贤,先后以强大军团来攻衢州,但皆啃不下这座城。

太平军攻不下一座城,并不奇怪。长沙、南昌、怀庆,许多他们费了大力去打的城他们都没有打下来。

但是,衢州不同。太平军三次来攻,不但没有攻下,而且,整个过程中,连惊险的情况都没有怎么出现过。

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的衢州城

太平天国想要拿下的城市很多,但要说哪座城是他们最想要拿下的,那大约就是衢州。

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三衢道中》

自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他们通过西征,拿下了安徽、江西、湖北许多地方,看起来,在西线拿下了很大的纵深。

然而,由于衢州在清军手中,清军就能从浙江出皖南,直接从太平军西线部队的后方,与东线的江南大营东西配合,威胁天京粮道。

而即便太平军又在江西、福建、皖南各地发展良好,但只要衢州在清军之手,这些地区的太平军就始终不能连成一片,始终是分裂、孤立的状态。

而当太平军要东取浙江,如果不能取衢州,就只有在正面战场击垮江南大营之敌,全取苏南后才能从东北面攻入浙江···

而即便太平军夺取了江浙,只要衢州在清军之手,湘军就能源源不断投入到浙江战场,则太平军在浙江的根据地就始终不稳···

衢州,是太平军做梦也想要得到的!

因此,石达开、李秀成、李世贤,一个接着一个,先后来战!

石达开:围攻三个月,一筹莫展

石达开自天京出走后,先企图在江西立足,但后又听从张遂谋之言,企图与在福建的杨辅清联合,经营闽、浙。

于是,1858年4月14日,石达开率大军进入浙江,并迅速展开了对衢州的进攻!

翼王用兵多谋,打仗花样多,因此,其攻打衢州,连试了多种方法,但是···基本上没有制造出什么险情。

1、急袭法。

一开始,翼王企图以急袭之法,迅雷不及掩耳,拿下衢州!

这也不足为怪。

石达开突然转兵浙江,实出当时清军所料,因此,理论上,石达开确实具备急袭条件。

只是···仗打起来,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4月14日,石达开军进入浙江,随即在江山城与徽州来援的清军遭遇。

石达开军战力还是很强的,很快就击败了敌军,占领了江山城,并继续急攻衢州。

然而,石达开在江山一打响,附近的清军就意识到了衢州的危险。

于是,负责三衢防务的总兵立刻由江西玉山驰往衢州布置防务,并下令附近其他清军也往衢州来援。

而在江山遭遇战失利的清军,也奉命直接赶回衢州!

如此,18日,当石达开的军队抵达衢州时,衢州的防务已经严密了起来!

石达开仍然企图速攻,分头进攻大南门、小南门和小西门。

然而,清军并不婴城而守,而是分头出击迎战。

此时,另一支尾随来支援衢州的清军也从后方攻击太平军。

如此,内外夹击,太平军失利。

于是,太平军沿城垣扎营,次日再攻。

然而,清军除主力在城内外,又有4000精锐在城外浮石渡据险扎营,在太平军攻城时又从后攻击,内外夹击下,太平军再次失利。

此时,各路援军纷纷赶到,衢州城及附近的清军兵力已达2万,太平军的急袭已经失败。

2、漫长而无严重威胁的围攻。

随后,石达开开始了漫长的围攻。

说是围攻,其实并没有围死。

石达开的军队围住了南、东、西三面,但北面,由于清军控制了石渡险,因此,这一面仍能与城外畅通无阻。

当然,石达开并不知道:即便他把四面都围死了,城内仍有菱湖良田可以维持,所以,城内是困不死的。

此后,石达开一面派兵外出机动,又是阻援,又是做出进取严州等地的架势,企图阻止清军来援。

石达开用兵还是有一套,他的分兵机动,是太平军获得了绕过衢州继续深入浙江的东进通道。

只是,石达开一心要取衢州,依然留主力在衢州攻城。

然而,石达开一直连外围都解决不了。

最有利的一次是:石达开曾趁清军换防+大雨视线受阻的机会,袭击击破了石渡险清军营垒。然而,清军组织兵力迅速反扑后,又把石达开赶了回去。

总之,石达开屡次攻城,但实际上连外围阵地都没有肃清,连围都没有围死,威胁实是不大。

时间拖延后,石达开深入浙江之路又被封死了,自己反而也陷入被分割反包围的危险。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好全线撤退,转进福建。

番外:人工智能对石达开攻衢州之战的介绍显示出的问题

关于石达开攻衢州之战的问题,我先咨询了DEEPSEEK和豆包等人工智能。

他们给我的介绍,都是惊心动魄的。

1、石达开曾经采取了地道攻城之法,一度炸塌光远门。只是清军组织民众迅速补好了城墙。

2、后来,石达开又用火风筝烧毁了菱湖良田。

总之,在人工智能的介绍中,此战打得惊心动魄。

然而,我又搜遍各种严肃史料,都没有看到相应的介绍。

于是,我又问他:您说的这些情况,原始出处是什么?

然后,他们的回复是:都来自某一篇自媒体文章的介绍,但无论在太平天国正史书籍还是地方史料中都没有相应记载。

最后,豆包还特意提到:没有光远门在1858年受损的任何记载,因此···这一介绍存疑。

看来,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们确实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尽信”。

李秀成:强攻一日,损兵惨重,转走

1861年,李秀成在夺取苏南后,又发起了夺取浙江的作战。

10月5日,李秀成率军围攻衢州,李世贤率军攻打严州。

当时,李秀成刚刚在第二次西征途中大扩军,尤其是收得从石达开处归来的将士,一时兵力膨胀到20余万,兵分三路直攻衢州。

而由于苏南已经被太平军夺取,因此,浙江各处皆有危险,浙江清军需重点确保杭州等地,不能如大力支援衢州,因此,衢州守军不过数千!

因此,这一次,衢州守军实在没有资本在外围拒敌,只有断浮桥,婴城而守。

于是,忠王驻军马棚岭,开始猛攻衢州城!

然而···婴城而守,你太平军也奈何不了!

衢州城池坚固,壕沟深陷,护城河宽阔,因此,太平军枪炮既不能给城墙带来大破坏,也不能有效杀伤城上清军!

连攻了6天,毫无效果!

石达开顿兵衢州城下三个月,耽误了取浙江全局时机的教训在前,李秀成遂决心率军会和李世贤先打严州,然后往金华、杭州等地而去了。

衢州,再次有惊无险!

李世贤:十余万大军,居然近不得城

其后,李秀成、李世贤夺取了浙江大部分地区,整个浙江,清军仍然掌握的“唯衢州、温州两郡城及定海、石浦、龙泉、庆元、泰顺而已”。

随后,左宗棠率领部队,开始收复浙江的作战。

左宗棠本意要在严州方向打开局面,但李世贤为了不被左宗棠牵着鼻子走,遂率10余万兵力猛攻衢州。

左宗棠遂一面令衢州守军坚守,一面率军回援。

援军加上守军,大约也只万余人。

兵力悬殊程度与以前差不多,但关键是:这一次,清军是左系湘军,其战斗力已经显著提高了!

因此,万余人打十余万人,左宗棠打的是对攻!

其后的作战,十分零散,因为:衢州附近地形复杂、地势割裂,大军不容易聚集一处,只能分散驻于各处险要。

因此,此次作战,是精兵对决。

左宗棠军与李世贤各处激战,最终,以李世贤退军结束。

衢州难打之因1:地形及城防

(1)、易守难攻。

衢州的地形,本就易守难攻。

该地地势险要,且衢州城墙高厚,护城河极为宽广,又有深壕。

尤其是护城河:南护城河宽阔处有40多米;北护城河10-40米宽;东护城河10-60米宽。

因此,太平军要攻城,连接近城墙都成问题!

(2)、难以阻援。

攻难攻,阻援更难。

周围多山,视线受阻,敌人可以比较隐蔽的接近。

比如:在石达开急袭衢州时,一支援军一直尾随他们到来他们也未能察觉,结果在攻城时遭到两面夹击。

(3)、驰援便捷。

衢州乃四省通衢之地,安徽、福建、江西、浙江,皆能迅速驰援。

如此,攻打衢州,难以速克,又难以构筑严密的围城阻援阵地,无论攻城阻援都很困难!

衢州难打之因2:死守决心

太平军破城,往往有2个高招:地道、内应。

尤其是内应。

太平军善于用间谍,善于安排内应,里应外合。

所以,一般清军死守成功的,通常有严厉之人先严查奸细,比如守南昌的江忠源。

然而,太平军几次以绝对优势兵力攻打衢州,城内皆无内应。

其中缘故,在于衢州城居民反对太平军。

毕竟,作为江南儒家发源地,衢州人不吃太平军那一套,抵抗决心非常大。

因此,死守时,不但没有内应,而抵抗意志坚决。

比如:李秀成攻衢州时,清军总兵一声令下,民众纷纷破坏各种交通、屋舍,以防为太平军所用。

要知道,这破坏的很多都是民众的私人财产。

衢州难打之因3:太平军攻城能力不足、战斗力下滑

首先,太平军攻城的装备与手段皆不足。

太平军获取的破城方法,多是地道破城,手段比较单一。

然而,当衢州这样有宽阔护城河和深壕时,地道难以施展。

而舍此之外,太平军再没有拿出任何新的破城方法,也没有合适的攻城器械。

同时,太平军攻打衢州时,已经是太平天国后期了。

此时的太平军虽然规模庞大了起来,但是素质已经不如初期了。

因此,太平军在此,很少有意志坚决的进攻,在兵力难以施展的各处小阵地精兵对决中也往往被敌人压下来。

1858年,石达开数万人,花了3个多月,数次进攻,硬是连几个狭小而坚固的外围阵地也啃不下来,而即便靠袭击得手的阵地也在敌人拼死反扑下顶不住退下来了···

到了,1862年,李世贤10余万人,硬是在与左宗棠万余人的外围战中被顶了下去!

如此,太平军又拿什么来破城呢?

回顾这三次衢州攻防战。

比将,只有最后一次的左宗棠威名胜过李世贤;其余两次,清方皆不如太平军。

比兵,三次太平军分别了数万、十余万、十余万;而衢州清军兵力为2万、1万、1万余。

比装备,双方当时皆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以理论实力而言,太平天国绝没有不能破城之理。

然而,太平天国三位名将,先后率领绝对优势的兵力来攻打衢州,不但都没有成功,却几乎连城门都没有摸到!

这说明:破题的能力、方法,才是能不能破题的关键所在。

找不到破题的思路,再堆砌资源、算力,都是有瓶颈的,都是有突破不了的屏障的。

相反,各类资源不如人时,通过更优的破题能力,完全可以弥补资源上的不足!

竞争对手想要卡我们脖子,用各种方法来限制我们获得最好的资源。

然而,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找到比对手更优的破题思路,即便用不上最好的资源,也能击败靠堆砌好资源发展起来的对手!

1 阅读: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