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是小宝宝的日常。
宝宝来到世上发出的第一声就是哭,饿了要哭、尿了要哭、困了也要哭。
可是很快,爸爸妈妈就发现,宝宝居然会假哭了!
这么个小人,什么都不懂,就会“演戏”了,这预示着什么呢?
宝宝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不过是想用哭来达到目的罢了
想要判断你家宝宝会不会假哭,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哭泣前后的情感变化来自测:
这种一般是真哭:伤心——哭泣——慢慢好转
这种一般是假哭:开心——哭泣——立即好转
假哭的典型,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上一秒还在哇哇大哭,下一秒就能乐开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眼泪的干嚎。
真哭就不一样了,宝宝往往需要好一会才能缓过来,即便需求被满足了,也可能因为情绪崩溃“怎么哄都哄不好”。
影帝上线:我哭了,我装的↓
因为真哭往往是宝宝实实在难受了,比如饿了、困了、痛了,或者是害怕了,但假哭的时候,宝宝并没有什么身体不适。
那宝宝为什么会假哭呢?
很多爸爸妈妈估计都发现了:主要是为了吸引大人注意或是达到某些目的。
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并不会假哭。不过在还不会说话的日子里,宝宝表达的唯一方式就是哭,哭得多了就发现,只要一哭,就能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也就逐渐学会了假哭,并且宝宝还会随时观察大人的反应,比如偷瞄一眼。
如果大人没反应,宝宝可能会放大音量继续“演”,也可能“演”一会儿就罢休,如果大人及时回应了,他就会快速“变脸”笑嘻嘻。
假哭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有的宝宝几个月就会了,有的要接近一岁,研究发现,如果宝宝在生活中感觉自己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他就更容易用假哭来“呼唤”大人。
假哭对宝宝的发展来说
其实是一件好事
宝宝假哭了,很多人会开玩笑:“真是越来越坏了!”“小戏精每天一出戏”,感觉宝宝好像变聪明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宝宝会假哭,说明他的社交情感能力在提升,除了吃喝拉撒,宝宝还会想着要跟人“打交道”了。
研究者认为:婴儿正是通过假哭,成功地跟自己的照料者进行日常的沟通,这可以增加婴儿和照料者的关系。
假哭,可以说是宝宝开始社交的信号。想一想,大人有各种各样的社交方式,小宝宝的语言和行动都很有限,却还那么努力地跟我们展开互动,诉说着自己的需求,多不容易啊。
所以,面对宝宝的假哭,面对他想要跟你亲近的渴望,多跟他互动起来吧!这对你们的亲子关系,对宝宝的安全感都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