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挺住就是一切|查姐说

赖静宜来讲车 2025-04-27 11:01:57

在媒体日刚结束的2023年上海车展,却仿佛是一场没有方向的盛宴,尽管展会现场展示了数十款新车型,然而现场的氛围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失落。参展汽车品牌的宣传力度似乎不如往年,显得有些冷清。我们是否可以理性思考,究竟是什么让这场车展在光鲜的外表下隐隐透出一股窘迫?是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是市场对新车型的双重标准?我们不妨深挖背后的故事,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的上海车展到现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速率之快让人咋舌。销量的回落、芯片短缺、环保政策的纷纷出台,种种因素让车企在产品研发、市场投放上变得更加谨慎。当我们走进展会大厅的时候,显然不再能感受到往年的那份热情与期待。例如,在众多精美的展台背后,许多汽车品牌的实际参展阵容相较于前两年明显缩水。一个象征性的展位和管理员提到:“能来参展就不错了。”这样的言论听上去无疑让人心寒。

更为戏剧化的是,媒体的角色在这场车展中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媒体中心”如今仿佛在一场“现场直播”和“销售推销”间摇摆不定。身为媒体人的小何,在入场时就遭遇了惨痛的挫折——原本手握的媒体证竟然在现场被告知无法使用。身边许多同样持证的记者和摄影师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状况。这种现象的背后,不仅是系统故障,更是会议组织方对媒体与市场需求了解不足的体现。为什么媒体难以顺利入场,能否更好地进行报道,显然是参展方需要反思的问题。

而在展会现场,直播与销售的交汇成为了另一种焦点。每一个展位都有主播在进行现场直播,推销他们的商品。普通消费者也变成了参与者,在看车的同时,网络上的“热卖”似乎比传统媒体的报道更有吸引力。两年前,媒体代表的声音曾被认为是车展的灵魂,但它难免显得弱小。难道是媒体的价值在车展的变革中被无情地束缚了吗?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新常态,未来的车展,是否也要变成一个“电商直播中心”?

我们不能忽视新车型带来的竞争。2023年上海车展上,极石汽车以其出色的表现暗示了市场潜力。该品牌的联合创始人表示,参与车展是他们在不断增长中的自信体现。而在与来自中东的经销商对接中,极石展现了其全球营销的远见——拥有百万粉丝的短视频制作者,已经开始在境外市场发力。这样的新兴品牌,既是中国市场的代表,也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与一些知名车企的交流中,许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对汽车技术的竞争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奔驰在展会中的全新纯电CLA长轴距版,汇聚了他家的创新力量,涌现出强大的产品实力——续航里程达866公里的亮点无疑成为了焦点。众所周知,技术的竞争最终会在市场中生出结果,车企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还得面对硬实力的问题。电动车的未来将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技术的突破。这让我们明白,今天的上海车展,已不仅是一次车的展示,更是一次车辆技术与营销模式碰撞的舞台。

在这一切热闹的背后,仍然潜藏着不安的情绪。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崛起,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挑战。特斯拉的缺席并没有让上海车展少了一些声音,反而让人思考: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挑战?我们是否过于乐观于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却忽略了其背后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在与许多展会参与者的交谈中,时下的汽车市场与传统的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殊不知这样的反思才是未来令人期待的方向。

我们的社会也在变化,这种变化难免会影响到个人对未来的期待,尤其作为媒体人的我们,置身于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行业当中。参与过上海车展的我有着独特的感悟。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更加长远的关注与努力。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不乏优秀的创造者,他们带来了崭新的视野与想象力。或许,未来的车展不仅要展示车,更要传递一种激情、一种工业骄傲,驱动我们不断探索前行。

我们只能希望,在上海车展这样重要的行业盛典中,能够更好地凝聚各方的力量与经验,确立起更为人性化与开放的交流渠道,让媒体、车企、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和充满机遇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一种良态度与思维。在的车展中,不管是汽车行业、媒体,还是消费者,唯有不断自我更新与挑战,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展会虽已落幕,余韵犹存。2023年的上海车展无疑是一场关于汽车行业未来的一次深刻探讨,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在这一瞬间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无论是车企间的竞争,还是媒体人的坚持,亦或是消费者的期待,这都为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推动力。未来的车展会是科技与梦想交汇的地方,我们期待更多的惊喜会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期待汽车行业的巨大变革将如何炼就一个崭新的未来。

0 阅读:8

赖静宜来讲车

简介:赖静宜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