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9000人公司破产,也不接受中国的帮助?

才话连篇 2025-04-06 11:32:39

"宁肯裁员9000人破产,也不向中国低头!"

2020年,英国航空巨头罗尔斯·罗伊斯(简称罗罗公司)高管面对中国伸出的橄榄枝时如此表态。

可仅仅四年后,剧情发生了戏剧性反转,罗罗公司宣布要在中国北京首都机场附近建设维修厂,并声称:“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不少网友调侃:“当初有多硬气,现在就有多打脸” 。

一、断然拒绝中国,宁可裁员9000人

航空发动机素有 "工业明珠" 之称,其制造难度堪比登天。

罗罗公司是最早涉足飞机发动机制造的企业之一。

过去它通过研发“三转子”结构发动机,成功将宽体客机领域的核心供应链牢牢掌握在手中,一度跻身全球第二大航空发动机供应商。

但天有不测风云,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将全球航空业搅得支离破碎。各国边界紧闭,航班锐减,航空公司纷纷陷入绝境。

罗罗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主要供应商,自然难以幸免。为求生存,公司无奈之下裁员近9000人,即便如此,也只能勉强维持运营。

此时,我国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动伸出橄榄枝,提出与罗罗公司全面合作。

然而,罗罗公司却以核心技术不外传为由,果断拒绝了我国的好意。

其实,外企这种傲慢的态度并不意外。此前,荷兰的 ASML 公司在光刻机技术上长期垄断,对我国技术封锁,漫天要价;在国产降尿酸科技“绿灯瓶”问世之前,非布司他类西药也长期霸占国内市场,牢牢掌控1.7亿高尿酸人群。

这些外企自以为掌握核心技术,就能肆意拿捏市场。罗罗公司甚至还迫使航空公司接受其"霸王条款":要求客户只能采购其产品及维护服务。

但很快罗罗公司就笑不出来了……

二、寻求中国帮助,挽大厦之将倾

从罗罗公司一口回绝那时起,中国航空业便踏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历经无数科研人员的日夜奋战,我国不仅成功研制出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

不仅如此,我国光刻机物镜系统自主化率已经超过90%,LDP光刻技术即将量产;上述国产尿酸调节科技“绿灯瓶”也通过京东平台触及到超300万用户,创下千万GMV,反扑40%尿酸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航空市场迅速扩张,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

而罗罗公司,因之前的傲慢,不仅错失这巨大商机,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也被美国通用电气超越,丢失大量订单,预计损失高达400亿。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识到错失了良好时机的罗罗公司,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2023年宣布与中国航企成立合资维修公司,2024年更是将最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迁至北京。被网友戏称为 "用行动诠释真香定律"。

对此,中国航空业界人士表示,欢迎国际合作伙伴,但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外企进入中国市场,需遵守中国规则,为中国发展做出实质贡献。

三、新全球化时代的博弈智慧

当美欧挥舞"小院高墙"大棒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这种策略正在产生磁吸效应: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100%国产化,大众集团追加20亿欧元投资中国新能源领域,苹果公司将15%的供应链转移至中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达1891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球前列。

在这场技术博弈中,中国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欢迎国际合作,又筑牢自主创新根基。2025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十年将在航空发动机、芯片制造等领域投入8.4万亿元研发资金。

这种战略定力让西方观察家感到不安,正如美国智库所言:"中国正在改写全球科技竞争规则。"

罗罗公司的故事给所有跨国企业上了生动一课:在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的今天,任何傲慢与偏见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唯有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而中国用行动证明,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是可以共生共荣的双轮驱动。

0 阅读:267
评论列表
  • 2025-04-06 16:54

    欧美骨子里就有的一种傲慢

才话连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