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向我反映,自己脾虚的问题怎么调理都不见好转,还反反复复,究竟是何原因?其实,答案并不复杂。
一、证型识别不准确
虽然同为脾胃不佳,但脾虚在中医中分为多种证型,如脾阳虚、脾气虚、脾虚气血不足、脾虚生痰等。市面上常见的药物,如附子理中丸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二陈丸适合脾虚生痰,参苓白术散适合脾虚生湿,而归脾丸则适用于脾虚气血差。如果对这些证型了解不清,只知道一味地健脾,却选错了药物,自然无法见效。尤其是当证型复杂,各种情况交织时,选错药物更是雪上加霜。

二、肝郁是关键
除了脾本身的问题外,肝郁也是导致脾虚反复发作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肝郁会克制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从而导致脾虚。现代人普遍面临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肝郁。对于肝郁引起的脾虚,如果仅仅补脾而不疏肝,就如同一边补水一边漏水,脾虚和脾胃病自然难以根治。

三、综合调理是关键
因此,对于脾胃不好且伴有肝郁的情况,调理时应先明确自己的证型,然后搭配疏肝理气的中成药进行对证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脾虚的问题。
四、生活习惯的调整
脾虚问题解决后,还需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食用过多寒凉或肥甘厚腻的食物,以免损伤阳气、生成痰湿,影响脾胃的运化能力。否则,脾虚很可能会再次发作。
大家对此是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呢?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