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个倒下的行业出现,预计将倒闭10万家门店!

安珈一 2025-04-08 09:47:3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曾几何时,药店被视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不少人都认为只要开药店,就能轻松赚钱。

然而,如今的药店行业,却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大约有3.9万家零售药店倒闭,平均每天就有107家药店关门大吉。

而到了2025年,“关店潮”的势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发汹涌,新浪财经预测,按照这种趋势下去,到了2025年,全国预计将关闭10万家药店。

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个曾经看似稳赚不赔的行业,药店行业究竟怎么了?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多的门店倒闭?

疯狂扩张后的崩塌

药店行业的寒冬,虽然来得悄无声息,但是,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前几年,新冠疫情席卷了中国,它就像一把双刃剑,让口罩、退烧药成了“硬通货”。

但是,疫情也吸引了无数创业者,揣着热钱冲进这个“看似暴利”的赛道。短短几年,街头巷尾的药店,就跟雨后春笋似的蹭蹭往外冒,硬生生把医药行业折腾成了薄利买卖。

据统计,2017年到2024年,全国药店的数量,直接从47.2万家蹿到了70万家,增速堪比火箭升空,但这导致了药店数量过多、市场饱和,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如今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家药店,繁华的地段更是“十步一药房”,药店市场的饱和度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

就拿成都来说,在某个繁华的路段,药店的密集让人咋舌,短短几百米的街道上,愣是开了四、五家药店,甚至有些药店还在邀请人们办理会员卡,那架势,比超市的促销员还热情。

可是,药店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危险,数据显示,我国的药店服务仅2000人左右,但是按照国际标准,1个药店服务6000人才比较合理,这意味着,咱们药店数量是供过于求的。

僧多粥少的局面也催生了“价格血战”,为了抢客源,药店的老板们纷纷降价,甚至有些店铺搞起了“赔本赚吆喝”的套路,只为了吸引顾客进门。

更糟心的是,某些药店甚至动起了歪脑筋,进行“违规操作”,比如给患者超量开药、处方药销售不规范,这样做看似解了“燃眉之急”,但却把整个行业的信誉墙基都“蛀空”了。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2024年,各大连锁药房的财报一出,业内顿时哀鸿遍野,就比如“老百姓大药房”,去年上半年,虽然营收增长了,但它的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2.05%。

进入2025年后,又来了爆发了“关店潮”药店的利润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疫情这几年,就像是一个“催化剂”,让药店行业坐上了“过山车”,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口罩、酒精、连花清瘟等平时不起眼的东西,转眼就成了香饽饽。

药店的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疯狂抢购,药店的销售额也水涨船高,当时,许多人看到了药店的商机,大量的资本涌入,新的药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然而,疫情并不是持久的,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N95口罩”在药店落满了灰尘,成箱的消毒液也堆在墙角“吃灰”。

消费者们在疫情期间,买了大量的药品,虽然用不着,但这些东西也放不坏(小编家里买的口罩还在家放着),人们对药品的购买意愿下降了许多,数据显示,疫情过后,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品销量下降了30%-35%。

药店老板苦不堪言,库存的药越来越多,资金周转不过来,有些小药店,本来就“底子薄”,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苦苦支撑着,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屋漏偏逢连夜雨,药店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还没有解决,“互联网药房”又杀了出来,给实体药店来了个致命一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的购物平台越来越多,年轻人不仅在网上买衣服,也可以买药,线上不仅有“互联网医生”开药,还能直接配送到家,这对年轻人来说,非常方便。

线上的药店还有“杀手锏”,就是价格优势,因为它们是没有实体店的租金、装修等成本,再加上电商平台的补贴和优惠,一些常用药的价格比实体药店便宜很多。

就比如常见的感冒灵颗粒,实体药店的可能卖15元,但在线上平台,有了促销活动,可能会在10元左右,这种价格差异,让不少消费者选择线上购药。

线上药店的爆火,可苦了实体药店,不仅分流了客流,还压缩了它们的利润,据新华网的报道,从2020年—2023年,线上药店的销售额从378.58亿涨到了543.02亿。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了270亿元,同比增长7.17%,全年的销售额为758亿元,同比增长14.4%。

再看看实体药店的顾客年龄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体药店顾客的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作为消费的主力军,更喜欢线上卖药,这导致实体药店的客源越来越少。

破局之路在何方?

如今,药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药店已经意识到,光靠卖药可不行,已经开始尝试“转型”,从单纯的“卖药”变成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姆”和“急救站”。

在某些连锁药店,它们在门店里专门设立了“慢病管理中心”,可以给附近的居民免费测血压、血糖、体检,如果患者有需要,还可以给他们制定“治疗方案”。

这么贴心的服务,不仅可以让患者信任,增加稳定的客源,还能提高药店的收益。

有的药店也尝试去“数字化转型”,它们可以提供线上就诊、直播带货,为消费者讲解用药的知识,药店也可以创一个群聊,回答民众的问题,让客源源源不断。

结语

如今,药店行业的阵痛或许才刚刚开始,当“十步一药房”变成“百步一药房”,这个行业可能才能“凤凰涅槃”,但是,又有多少实体店能挺过这个寒冬呢!

0 阅读:92

安珈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