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京报报道,,中方做出了一项重要人事任命。经国务院决定,李成钢被任命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这一任命在当下国际经贸形势突变的背景下,显得意义非凡。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这一角色,身负重任,依据国家授权,要负责对外经济贸易领域关键的多、双边谈判工作,同时还得协调国内谈判立场并签署相关文件。
特朗普(资料图)
自从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后,该职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今已提升至正部级。当下,中方在经贸问题上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急需一位经验老到的谈判代表,带领团队与各国及区域组织展开谈判博弈,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为中国争取最大的经贸利益。
与此同时,美国那边也有新动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记者透露,他不想再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担心这会致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状态。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在谈及美国对中国进一步反制措施的回应时,还暗示可能愿意降低关税。他表示,到了一定程度,关税若再提高,人们就不会购买商品了,所以可能不想让关税继续提高,甚至有降低关税的想法。特朗普这一态度的转变颇为突然,而背后或许有着诸多因素。
从美国自身经济状况来看,其国内经济因关税政策已遭受不小冲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会刺激通胀暂时上升,并且警告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特朗普(资料图)
在贸易出口方面,美国多领域对华出口市场份额正被其他国家迅速抢占。例如,澳媒4月13日报道,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停滞之时,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在中国的需求猛增,2月和3月对华出口量超过2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40%。彭博社17日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商削减了约90%的美国石油采购量,转而进口创纪录数量的加拿大原油。很明显,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自身经济陷入了困境。
另外,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的做法也不太顺利。彭博社1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数十个国家寻求美国减免或豁免关税,而美国打算要求这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制造业实力,防止中国绕开美国的关税政策,其高级经济顾问甚至考虑让他国对从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二级关税。然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6日表示,美国试图与其他国家达成孤立中国的协议不太可能成功,因为特朗普频繁修改关税、撕毁现存贸易协定,已经让美国丧失了信誉。
或许是察觉到中方策略的调整,也或许是迫于国内经济压力以及国际舆论等多方面因素,特朗普政府急切地想要与中方接触。美财长贝森特证实,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即将在华盛顿举行,作为主办方,美方已向中方发出邀请函。
贝森特还表示,他认为中国财政部门会派代表参会,届时他愿意与中方代表会面,不过目前尚未有具体计划。鉴于这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下的会议,中方作为这两大组织的重要成员,大概率会接受邀请派人参加。但至于是否会与贝森特或其他美国官员会面,目前还难以确定。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明对美单边加征关税的立场,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但如果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此前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强调,这场关税战由美方发起,中方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是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合理合法。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绝不惧怕打。若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摒弃极限施压手段,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进行对话。
从整体局势来看,中美贸易关系如今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美国方面,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以及一系列后续动作,显示出其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的复杂心态与困境。而中方通过人事任命展现出策略调整,面对美方的种种行为,始终坚守立场,不卑不亢。
未来,随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的临近,中美双方是否会在会议期间进行接触、谈判,以及谈判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都备受全球关注。但无论如何,中方都将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坚定地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在国际经贸舞台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