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人生态度,可为了弘扬正能量,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助人为乐,适度的宣传必不可少,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热心肠的事情很难被人关注到,也很少有人会去公开宣传。
可随着个人媒体的蓬勃发展,生活中很多微小但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小事情也能说明一个大道理,值得肯定。
近日,河南开封一位70岁的退休老教师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用并不太专业的镜头记录了乘坐公交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没想到这段视频突然火了,从而引发全网热议。
在视频中,一位中学生拉着扶手站在公交车中间,一位老人大声地说:
这个学生给我让座,你是哪个学校的,我问你!
在重复问了2次后,中学生低声地说了两个字“金杞”,没想到老人继续提高嗓门高呼:“金杞的?金杞高中啊!”
然后老人开始在公交车内大声表扬这位中学生,称这位学生给我让座,我还不能就这样算了,我要表扬表扬他,并多次说谢谢,最后在下车的时候还不忘问中学生姓名……
很坦白地说,中学生为老人让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种热心肠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这段视频为何突然火了?从视频的播放数据来看,获得了近36点赞,10万条留言,以及大量的媒体转发和评论。
原来老人是当地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已经70岁了,他在评论区的一段话或许就是视频火爆的原因:
周末放学,我乘坐公交车,金杞高中的学生鹿义斌让座于我,面善心慈,素不相识,为深表谢意,特意发了这段视频。
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在老教师看来这是一个值得表扬的善举,对于年轻学生表现,老教师还是本着教育的原则给予了表扬,目的是为了弘扬正能量,鼓励善良。
但有些老人在接受了年轻人的让座后,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是理直气壮,相比之下,这段视频能不火吗?
随后“一次开朗换来一生内向”的话题也快速上了热榜!
有网友表示,老教师的一通夸赞把全车人都整内向了,不但中学生觉得不好意思,很羞涩,其他的乘客也沉默不语了。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我把大爷放座上,大爷把我放网上,这个中学生要“社恐”了。
在该视频上热榜后,中学生所在的学校也在评论区进行了回应:
一方面感谢老教师对鹿义斌同学的认可,另外一方面也感谢社会对学生的支持,复学后学校将会对该同学进行全校表扬。
客观地说,从教育层面来考虑,老教师和学校表扬这位中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因为是“小事”就忽略掉或者视而不见,通过表扬或者激励可以进一步引导其他学生也去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甚至还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文明礼让”成为一种习惯。
此事的最大意义不是老教师获得了优待,帮助老教师解决了困难,而是每一份爱心都得到了尊重与重视,乐于助人也应该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帮助别人和感恩别人需要同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每一个人内心的善意。
所以老教师的做法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学生有爱心,但老教师在获得帮助后并没有心安理得,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这种高调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
正常人都应该对这学生点赞表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