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份!外卖平台与骑手签下“算法协议”,超时罚款将取消?饿了么新规引热议!

新鲜事请君赏 2025-04-26 09:22:53

“系统派单越来越紧,逆行、闯红灯成了常态…”“超时1分钟扣一半配送费,雨天跑单像玩命…”

长期以来,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的故事屡见不鲜。但今天,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上海诞生,饿了么宣布逐步取消超时扣罚、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等新规,瞬间刷屏网络!

这份协议背后,藏着哪些改变?又能否真正让骑手“喘口气”?

01 全国首份“算法协议”,骑手终于有了话语权?

4月25日,饿了么与骑手代表在上海签订协议,核心就一句话:“算法不能凌驾于人之上”。

这是国内首次由平台与劳动者共同协商制定的算法规则,甚至被上海市总工会称为“新就业形态权益保护的里程碑”。

协议重点划给你看:✅ 取消超时扣罚:逐步推进“超时免罚”,改为正向激励(比如雨天跑单额外奖励);✅ 每天跑单≤11小时:连续送4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避免疲劳驾驶;✅ 计价透明化:公开每一单的配送费计算公式(距离、楼层、重量等),隐藏扣款成历史;✅ 危险路径优化:和高德合作,剔除逆行、闯红灯多的路线,系统不再“逼”骑手冒险。

网友热议:“早该改了!上次超时2分钟扣我8块,心都在滴血…”——@骑手小李“希望别只是表面功夫,落实才是硬道理。”——@市民王女士

02 为什么平台突然“让步”?

原因1:政策压力近年来,人社部、发改委多次点名“算法压榨”,要求平台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上海此次协议,可视为对政策的响应。

原因2:骑手“用脚投票”有调研显示,超70%骑手因“罚款多、压力大”考虑转行。平台再不改革,可能面临运力危机。

原因3:社会舆论倒逼从《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到北大博士卧底送外卖写论文,公众对骑手处境的关注,让平台不得不重视形象。

03 其他平台跟不跟?美团、京东已行动

饿了么并非孤例,行业已悄然变局:🔹 美团:在广西、华东试点“超时免罚”,改为积分奖励;🔹 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推出“异常场景免责”(如暴雨天不考核时效);🔹 滴滴货运:司机可自主选择接单距离,避免被迫接长途低价单。

专家点评:“算法本应服务人,而非奴役人。这份协议是互联网平台‘去冷血化’的重要一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04 争议:新规真能落地吗?

尽管协议赢得一片叫好,但仍有隐忧:❓ “强制休息”会不会变相降低收入?有骑手担心:“休息20分钟少接2单,一天少赚几十块…”❓ 中小城市何时普及?目前新规仅上海先行,三四线城市骑手仍在“罚款地狱”。❓ 算法透明=算法公平?“公开规则是好事,但最终解释权还在平台手里。”——法律博主@职场盾

结语

从“困在系统里”到“改写系统”,这份协议至少传递了一个信号:技术进步的终点,不该是人的异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