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停火,有门了?
据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对于乌克兰问题,美俄“已有协议”且有可能达成。本以为这又是一句类似“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的空话,没想到却得到了俄方的证实。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特朗普总统口中的协议确实存在,而且俄方也准备好达成协议,只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微调”,但总体上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
没过多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第四次来访的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
至于为什么是中东特使而不是乌克兰特使来进行谈判,是因为普京认为特朗普任命的乌克兰特使凯洛格是“亲乌派”,后者甚至还没正式开始工作就已经被踢出了谈判。
这次会谈持续了3个小时,从这个时长就可以看出,双方聊了不少东西。事后,美俄双方均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谈,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特朗普的说法是,这次会谈提到了协议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还包括美俄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问题,希望能尽快与俄方进行下一次高层会谈。
众所周知,特朗普的话不能不信,但更不能全信。不说别的,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几乎断绝,就连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清单上都没有俄罗斯的名字,短时间内大概率很难在贸易和关税谈判上取得进展。
他这番话更像是说给其他正在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国家听的,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与美国就关税谈判正式签订协议,特朗普急需一个成果来证明自己,俄罗斯也不幸成为了备选之一。
俄罗斯的侧重点则放在了俄乌直接会谈,称其有可能实现。与此同时,俄方也赞成特朗普的说法,即美俄谈判不仅事关俄乌冲突,还要解决两国之间的一些问题。
美俄频频互动,也是在向乌克兰施压,迫使其接受停火条件。一方面,美俄会谈的氛围友好,就会给外界造成一种乌克兰阻挠俄乌停火的感觉,通过舆论压力迫使乌总统泽连斯基妥协。
另一方面,说句不好听的,美俄一旦把谈判的走向和基本框架确定下来,乌克兰是否同意,其实意义不大。在大国博弈中,小国的命运通常都是被安排好的,尤其乌克兰在战场上还不占优势,就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了。
但显然,泽连斯基还在挣扎。继上次在白宫和特朗普大吵一架后,两人又隔空吵起来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近日,美、乌、英、法正在讨论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和平方案。在这份方案中,美国将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而且是在法律上承认。
泽连斯基对此强硬表态称“绝不承认”,他之前也不止一次地说过,领土问题是红线,任何和平协议都不能以牺牲乌克兰的领土为代价。
这下特朗普不乐意了,对泽连斯基发出了自上台以来最严厉的批评,不仅再次强调后者“没牌硬打”,还警告泽连斯基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称其不是在捍卫乌克兰的领土主权,而是在“延长杀戮”。
特朗普直言不讳地表示,乌克兰的情况很危急,如果泽连斯基继续阻挠停火,再打三年国家都没了。
这倒不是危言耸听,长期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学者博特尼克证实了特朗普的说法。他表示,乌克兰正处于战争的十字路口,交战双方都消耗巨大,十分疲惫,但再打个三五年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缺乏达成协议的热情。
但博特尼克没说出口的话是,即使乌克兰有能力再撑三到五年,最后的结果大概率还是会像特朗普说的那样,丢掉整个国家。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事实上,一个国家战至最后阶段,崩溃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敌人的预期。
正是因为战场局势的失衡,想要说服特朗普尊重乌克兰的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根本不在乎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只想快点把美国的援助收回去,摆脱拜登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比起施压普京,威胁泽连斯基显然要容易得多。
不过也没必要过分解读美乌之间的分歧,在谈判期间,各方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桌面上讨论,必要的施压是肯定的,表现得越激动,有些时候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像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争吵过后,美国提出了一份条件更苛刻的矿产协议,而乌克兰几乎没有说不的余地。
泽连斯基目前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拖延达成协议的时间,乌克兰不排斥谈判,甚至表现出很积极的谈判意愿,一度指责俄罗斯阻挠谈判,但泽连斯基始终没有就领土问题作出让步。
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之后,特朗普可能会感到无聊和愤怒。事实上,他已经表现出来了,他最近多次发出威胁,称再不达成协议,他就不管俄乌和谈的事了。
在此期间,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恶劣,毕竟拒绝妥协的不只是乌克兰。如果欧洲愿意代替美国武装乌克兰,让特朗普政府得以从俄乌冲突的泥潭中抽身,继续打下去也不是不行。简单来说就是,乌克兰倾向于维持现状。
相比之下,俄方的选择就要灵活多了,维持现状的话,可以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达成停火协议的话,可以结束这场血腥的战争,达成战前设立的目标,正如特朗普所说,俄罗斯原本也不是为了占领乌克兰全境。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莫斯科地区突发汽车爆炸,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遇难,俄方将其定性为“恐怖袭击”。
至于幕后主使是谁,大家心里想必都有数。只不过,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终究阻挡不了停火大势,和平之路虽然漫长,总会有结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