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的“鱼类霸主”是谁?在目前的生态形势下,估计非鱤鱼莫属了。
喜欢钓鱼的钓友比较清楚,鱤鱼有“水老虎”的称号,通常能长到1米以上,体重可达数十公斤,突破百斤大关也是家常便饭。其身体呈流线型,拥有发达的肌肉和强有力的鳍,在水中冲刺的时速可达70公里 。
就是这样的巨无霸,竟然被一条体型小它几十倍的鳊鱼,给意外终结了,命丧河边!
这究竟啥情况?
一、江边惊现:百斤鳡鱼离奇死亡近期,在江西某河道边,一幕令人震惊的场景打破了人们对这种水中巨物的认识。
2025年1月12日,江西钓鱼博主@钓鱤鱼成名钓手,在当地一处河道垂钓的时候,意外发现一条1米多长的大鱤鱼静静躺在河边,早已然没有了生命体征,而且整个身体已经开始慢慢腐烂,看样子已经死去很久。
河边发现死鱼,原本并没有啥大惊小怪的。
但这条鱤鱼却好像死得太憋屈了,在他的腹中,竟然藏着一条大鳊鱼,已经将其肚皮顶破,露出了大半截身子。
从上面这位钓鱼博主拍的画面可以看得出来,这条鱤鱼体型巨大,四十三码的大胶鞋,还没有他的鱼头长,目测一下,它的体长至少在1.5米以上,堪称“百斤巨鱤”。
但悲催的是,它竟然被一条大鳊鱼给撑破了肚皮,活活给撑死了。
二、死因探秘:真的是贪吃惹的祸?一条一斤左右的鳊鱼,要了百斤鱤鱼的命,究竟是啥原因,不少网友都在推测。
有不少人认为,这条鱤鱼是吃得太饱,被活活撑死在河边。鱤鱼以贪吃著名,它们一天可以吃掉占自身体重10%左右的食物,一条100斤重的鱤鱼,每天就能吞掉10斤鱼。
它肚子里的那条鳊鱼,体型完整,并没有残缺,可以推测出它在捕食的时候,将这条鱼“囫囵吞枣”,一口咽了下去。
在吞食过程中,鳊鱼发生了激烈的挣扎,其坚硬的背鳍,有可能划破了鱤鱼的口腔、喉咙、鳃或者肠道部等关键部位,造成了严重的内部损伤,进而导致鱤鱼死亡。
通常情况下,鱤鱼的吞食的时候,会利用其有力的上下颌,将猎物撕碎。虽然鱤鱼没牙,但其“V”字型的上下颌,就像一把剪刀一样有力,鲢鳙、草鱼等目标鱼通常会被它撕成两半,然后再吞进肚子。
不过,它在捕食这条鳊鱼的时候,显然操之过急,选择一口吞下,从而被活活撑死。
上面这个解释,听上去较为合理,相信大多数网友应该都是这个推断。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这只是个意外,这条鱤鱼可能本身就已经患病或者受伤,身体状况不佳,在捕食鳊鱼时意外死亡。
还有网友认为,是鱤鱼死后,鳊鱼钻进鱤鱼肚子里面吃东西,结果没能出来。
因为从两者身体的腐烂程度好像可以看出来,鱤鱼已经只剩下两张皮,但它肚子里的鳊鱼,身体腐烂程度明显较轻,应该是后来才死掉的。
这种原因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具体到底如何,谁也没有见证这个过程,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意外死亡的鱤鱼,见证长江生态变化不管这条鱤鱼到底是因为贪吃,被撑死的,还是意外死亡,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长江中的“百斤鱤鱼”数量越来越多了。
自长江禁渔之后,鱤鱼的数量开始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在一些水域甚至有“泛滥”的趋势,有些垂钓爱好者,一天内能钓到十几条鱤鱼,有的体长不乏1米多。体重几十、长百斤的鱤鱼,在之前难得一见,现如今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这算是长江生态变好的一个见证。
随着鱤鱼数量的增加,有网友担心一些新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比如,由于鱤鱼生性凶猛,食量巨大,其数量的增多可能会对其他鱼类种群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过,在小编看来网友们是多虑了,鱤鱼是长江流域原生鱼,其数量在几十年前本来就很多,只不过它们在被大量捕捞后出现了断层,现在刚开始恢复种群。它们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持长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鱤鱼能够控制一些鱼类种群的数量,防止其过度繁殖,避免对水生植物等生态系统成过大的压力。同时,鱤鱼带来的“狼群效应”,也促进了鱼类之间的竞争,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让留存下来的鱼类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