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3月10日报道,受全运会的冲击,中国足协近日已经正式通知法国土伦杯组委会,中国决定放弃派队参加今年的土伦杯,这无论是对中国2003年龄段U22国足,还是2005年龄段U20国青队而言,无疑再一次错失高水平的国际比赛机会,对这些年轻球员而言,也让他们错失了在高水平国际赛事中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在世界各国体育的这一大板块中,足球始终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相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每一次国际赛事的参与都是一次

检验自身实力、吸取国际经验经验的宝贵机会。
然而,当中国足协做出为全运会放弃土伦杯这一决策时,犹如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一下子就激起了千层浪来呢,引发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与激烈的争议。
创办于1967年的土伦杯足球赛,因邀请到全球最优秀的青年代表队参赛,而成为目前国际足坛公认的国际青年精品赛事,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这项赛事的含金量丝毫不亚于世青赛(U20世界杯)。
土伦杯,全称国际希望足球赛,自1967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足球赛事之一,堪称“小世界杯”啦。

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球员,是孕育未来足球巨星的摇篮。像罗纳尔多、齐达内、亨利等众多足坛传奇,都曾在土伦杯的赛场上崭露头角,开启辉煌的职业生涯。
在这个舞台上,各参赛队伍不仅能与世界强队过招,提升竞技水平,还能借此机会向全球展示自身的足球理念与人才储备,拓宽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

据有关资料的数据显示,中国球队(含俱乐部队、国字号梯队)曾先后13次参加土伦杯赛。光耀2005年世青赛的“85超白金国青”曾连续两年参加该项赛事,以这支球队为班底的国奥队还曾在2007年土伦杯赛上获得亚军,从而创造了中国球队在该项赛事的最佳战绩。中国球队最近一次参加该项赛事是2019年。当时由希丁克率领的1997年龄段国奥队曾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第8名。
再说全运会,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其对于推动我们国内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全民健身意识提升,以及检验各省区市体育人才培养成果还是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

在全运会的足球赛事中,各地方队为荣誉而战,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赛事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国内本土球员的斗志,促进国内足球人才的流动与交流。
然而,当两者在时间上产生冲突时,中国足协毅然选择让国青队放弃土伦杯,全力备战全运会,这一决策背后的考量值得深入分析分析啦。

是啊,从短期来看,全运会成绩与地方体育部门的政绩紧密相连。在体育发展成果以赛事成绩为重要衡量指标的当下,各地方为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国青队球员作为各地方足球的精英力量,被寄予厚望,他们在全运会上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地方体育部门的考核评价,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的资源分配与政策扶持。

可是失去征战土伦杯的机会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十分令人惋惜。土伦杯的赛程和国际足联的比赛窗口期早已提前确定,此次因全运会赛程冲突而放弃参赛,暴露出中国足协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只要调整全运会预选赛的时间,原本可以为国青队腾出足够的参赛时间。
不管是05年龄段队伍亦或07年龄段队伍,失去像征战土伦杯这样的高水平国际赛事机会,都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但问题是,土伦杯的赛程、赛期等很早就已经拟定,而且,像国际足联拟定的国际比赛,窗口期更是提前四年就已敲定,而中国足协不同部门相互间的协作,恐怕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但凡只要将全运会预选赛的时间往前提或往后移,就完全可以为国青队腾出足够的时间来。

从长远角度分析,这一决策却暴露出中国足协在足球发展战略上的短视。
足球是一项全球性运动,国际赛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真正标尺。长期放弃像土伦杯这样的国际赛事,意味着国青队失去了与世界顶尖青年球员同场竞技的机会,无法及时了解国际足球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战术理念。在闭门造车的环境下,年轻球员难以在高水平对抗中快速成长,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放弃土伦杯对中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参加土伦杯,年轻球员能够在国际赛事中积累丰富的大赛经验,锻炼心理素质,提升技战术水平。这种在国际大赛中锤炼出来的能力和经验,是国内赛事难以提供的。错过土伦杯,对于那些渴望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寻求海外发展机会的年轻球员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也可能导致一些极具潜力的球员失去被国际球探发掘的机会,影响中国足球人才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再者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也应反思中国足协在赛事规划与协调方面的不足。为何不能提前做好赛事时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出现这种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
在足球强国,赛事体系的构建注重国际赛事与国内赛事的平衡发展,通过合理规划赛程,让球员既能在国内赛事中保持状态,又能在国际赛事中得到锻炼。例如,德国、西班牙等足球强国,他们的青年队积极参与各类国际青年赛事,同时国内联赛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充足的上场机会,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闭环。
所以说为了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赛事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一方面,中国足协应加强与国际足球组织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更多有利的赛事安排,避免类似冲突再次发生。
另一方面,要明确足球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国际赛事视为提升足球水平的关键平台,给予足够重视。在国内,应优化全运会足球赛事的评价体系,不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引导地方体育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回顾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我们曾多次因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而错失发展良机。如今,为全运会放弃土伦杯这一决策再次敲响警钟。
中国足球要想实现真正的崛起,就必须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以更长远的眼光、更科学的规划、更坚定的决心踏上国际化发展之路。
只有让年轻球员在国际赛事的舞台上不断磨砺,才能培养出世界级的足球人才,推动中国足球走向辉煌,让中国足球在世界足坛拥有一席之地。
中国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更多高水平比赛的历练。错失土伦杯不仅让U22国足和U20国青队的球员们失去了一次与国际强队过招、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足球在国际青年赛事中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希望未来中国足协在赛事安排和协调上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到各级国字号队伍的发展需求,为年轻球员创造更多走向国际赛场的机会,助力中国足球早日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