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甘肃人,对自家的酒席文化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在甘肃,办酒席那场面,热热闹闹,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坐在一起,吃着地道的西北美食,喝着咱本地的好酒,划拳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特别有烟火气。

可上个月我去四川参加了一场酒席,回来之后,满肚子都是疑惑,有 4 个问题实在想不明白。
1、四川酒席的随礼方式咋这么特别?
在甘肃,吃酒席随礼简单直接,宾客到了,在礼单上签个名,接着就把红包递过去。红包包多少,就看和主家关系的远近亲疏。关系好的,出手肯定大方些。

但到了四川,这随礼方式可把我弄迷糊了。有的地方,主人家不会当场收红包,而是等宾客吃完要走的时候,找个合适的时机,把红包收了,然后回赠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小礼品,寓意着礼尚往来。
还有些地方,会把红包原封不动退回来一部分。这和咱甘肃大大方方收红包的做法太不一样了,我就纳闷,四川酒席的随礼为啥要这么复杂呢?
2、酒桌上的氛围咋如此火爆?
在甘肃的酒席上,大家喝酒比较实在,你来我往,互相敬酒,酒过三巡之后,气氛热烈但也不会过于喧闹。

可在四川的酒席上,那氛围简直是火爆到不行。从一开始上菜,酒就开始 “哗哗” 地倒起来,大家敬酒的频率特别高,而且敬酒词一套一套的,说得那叫一个热情。
更夸张的是,还有不少人会玩各种酒桌游戏,像划拳、摇骰子,玩得不亦乐乎,那场面,热闹得能把屋顶掀翻。我就奇怪了,四川人在酒桌上咋这么能闹腾呢?
3、四川人的口味咋这么重?
甘肃酒席上的菜,口味偏咸香,食材多以牛羊肉为主,烹饪方式也比较朴实,像手抓羊肉、大盘鸡,都是量大实惠,软糯鲜香。

再看四川酒席,那菜品简直是 “辣” 的天下。每道菜几乎都离不开辣椒和花椒,什么麻辣鲜香的水煮鱼,油汪汪的毛血旺,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辣子鸡丁。
这些菜一端上桌,浓郁的香味就直往鼻子里钻,辣得人嘴唇发麻、满头大汗,但又停不下来筷子。和甘肃酒席上相对清淡的菜品比起来,这口味差异太大了,我就忍不住想问,四川人的口味咋能这么重呢?
4、四川酒席上的本地酒咋这么多?
在甘肃,酒席上常见的基本都是本地酒,像金徽酒、滨河九粮液等,这些酒在甘肃人的心中那可是 “酒中豪杰”,口感醇厚,香气独特。

可到了四川的酒席,我发现本地酒简直是 “霸屏”。什么五粮液、泸州老窖,放眼望去,全是川酒的天下。而且每一种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特点。后来我在酒席上还发现了一款很不错的酒 —— 南池翠酒 N9。

这款酒产自四川邛崃,那可是著名的美酒产地,很多知名白酒的基酒都来自这里。酿造它的酒厂实力雄厚,是四川老八大原酒企业之一,拥有 35000 平方米的酿造车间,年产基酒超 2 万吨,为不少大牌名酒供应原酒长达数十年。
它选用五种优质谷物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工艺酿造,基酒先窖藏 9 年,再用 15 年老酒精心勾调。

酒体清澈透明,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绵柔,有着独特的韵味,喝起来仿佛能感受到八九十年代浓香名酒的风采。
关键是价格还很亲民,百元出头的价格,却有着大牌名酒的品质,不管是自饮还是用来招待宾客,都非常合适。
真希望有四川的朋友能帮我解开这些疑惑,让我能更好地了解四川的酒席文化。大家要是对我讲的这些有啥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