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王皇后:唯一善终的皇后,无宠无子,不争不抢,活到70多

历史故事优选 2025-04-26 10:54:12

汉宣帝共有3个皇后,跟他合葬的不是“故剑情深”的许平君,也不是曾经椒房专宠的霍成君,而是被后人视为汉宣帝刘询和许平君爱情证据的工具人——第三任皇后王氏,史称邛成太后,是汉宣帝3个皇后中唯一得到善终的人。

王氏一生无宠无子,她是汉宣帝为了许平君的儿子刘奭特意挑选的保姆,目的是弥补刘奭缺失的母爱。为了让王氏保持“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的特征,汉宣帝一生都未宠爱过她。王氏的尊荣全是她的养子汉成帝刘奭给予的,她把一个女人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养子刘奭的身上,早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不能争权也无法争宠,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她的晚年。

⦿ 她有一个爱斗鸡的爹,克死了几任未婚夫后嫁不出去,靠老爹和皇帝的关系被召入宫

王氏的出身并不低,她的祖先在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是因战功而被赐封的关内侯,爵位一直传承到她爹王奉光,因而王氏是地地道道的侯门小姐。正因如此,王氏一开始议亲并不难,直到她连续克死了好几个未婚夫。

汉朝时期,女子克夫是一种显贵的预兆,因为女子“命贵”,所以必须是“贵人”才配得上,一般的凡夫俗子如果不自量力去求娶,结婚前必然丧命。也不知道王氏的未婚夫们具体都有谁,反正在死了好几个未婚夫后,再也无人敢上门求亲了。

王氏虽然是侯门之后,但家境应该不太好。她有个喜欢斗鸡赌博的爹——王奉光,王奉光和汉宣帝刘病已因为“斗鸡”的嗜好相识在民间市井之中,刘病已当时还是一个一穷二白连读书都靠别人资助的落魄皇孙,王奉光一个袭爵的侯爷混到市井中和人斗鸡,可见家境真的不如何。但也正因为王氏没落和斗鸡的爱好,王奉光居然认识了未来的皇帝,且和刘病已成为了好朋友,也是因祸得福,令人感叹缘分的奇异。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孝宣王皇后。其先高祖时有功赐爵关内侯,自沛徙长陵,传爵至后父奉光。奉光少时好斗鸡,宣帝在民间数与奉光会,相识。奉光有女年十余岁,每当适人,所当适辄死,故久不行。

或许是知道王氏的奇妙之处,公元前74年,刘病已当上皇帝刘询后,把王奉光的女儿王氏召入宫中,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刘询将“贵人”身份落实,相信在民间很是吸引了一波粉丝,对刘询的天子身份有了极大的认可。

后来,汉宣帝更把王氏封为婕妤,西汉时“婕妤视上卿,比列侯”,进宫后不久即成为后宫在皇后、昭仪之下的婕妤,享受列侯的待遇,王奉光和王氏应该都是很感恩的。也进一步印证西汉时,克死未婚夫的女子,命运“大贵”的传言。

可惜汉宣帝始终不喜欢王氏,他召王氏入宫,一是因为顾念旧情,二是制造一波社会舆论,对王氏极少召见。

⦿ 无宠无子,性格谨慎,被丈夫选为太子刘奭的养母,宫中的小透明当上了皇后

公元前71年,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被毒杀,留下一子一女撒手人间。

公元前70年,汉宣帝册封霍成君为第二任皇后。之后,朝廷风云讳莫如深,汉宣帝和霍氏家族虚与委蛇周旋进退。

直到公元前66年,霍氏被灭族,霍成君被废黜皇后之位,汉宣帝怜爱太子刘奭年少失母,想从后宫中挑选一个性格谨慎又无子的妃嫔给太子刘奭当母亲。或许是因为王奉光是汉宣帝的好友,汉宣帝才又再次注意到了王氏。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霍皇后废后,上怜许太子蚤失母,几为霍氏所害,于是乃选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遂立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

公元前64年,王氏被立为皇后,汉宣帝对她的定位和要求只有一个:像母亲一样照顾好他和许平君的儿子刘奭。此后,王氏依然很少见到汉宣帝,倒是她的父亲王奉光被封为邛成侯。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自为后后,希见,无宠。封父奉光为邛成侯。

汉宣帝为了许平君的儿子选择了无宠无子的王氏为皇后,也经常后世的人称赞,认为这是汉宣帝和许平君夫妻恩爱的证明,否则他大可以选择当时有盛宠且给他生下淮阳王刘钦的张婕妤。王氏身为一个女人,却成了自己的丈夫和其他女人的爱情证据,更被丈夫当做照顾前妻儿子的工具人保姆,于婚姻上,无疑是悲剧和值得同情的。

⦿ 悉心照顾养子,汉元帝登基后成太后,一路躺赢,后来又成为太皇太后

因为知道自己的定位,王皇后把满腔的母爱都给了太子刘奭,史书记载刘奭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好儒术、为人柔懦,这些性格特征应该在王氏身上也有,性格仁柔软糯,在深宫中无宠多年,任谁也嚣张不起来。

汉宣帝因为太子刘奭不懂帝王的王霸之术,预感到“乱我家者,太子也!”,曾一度想更换太子。但最终,汉宣帝还是因为对白月光许平君满怀深情和愧疚,并没有更换太子。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

公元前48年,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尊养母王氏为太后,封侍中中郎将王舜为安平侯。

公元前33年,汉元帝也驾崩了,他和王政君的儿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汉成帝刘骜,尊自己生母王政君为太后,尊王氏为太皇太后,因为两位太后都姓王,为了区分,王政君被称为王太后,而王氏则被称为邛成太后。相信,不管被封为什么,于王氏而言,人生已经定格,一眼能望到尽头了。

同年,汉成帝刘骜还封王氏的弟弟王骏为关内侯,食邑一千户。王家列侯二人,关内侯一人。王舜之子王章,王章堂弟王咸,都官至左右将军。王氏一族因此兴旺,这也许是独守空闺一辈子的王氏唯一的欣慰吧,养子当皇帝并尊重她,家族也兴盛,以小我成就大我,也算是人生赢家了。

公元前16年,王氏去世,终年七十多岁,与汉宣帝合葬于杜陵。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