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
桑弘羊,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家。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所主持或参与制定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酒榷等财经政策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文人轶事
汉朝初年商业繁荣、民众富裕。可是好景不长,“败家子儿”刘彻出生了。虽然作为“千古一帝”,他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但是由于常年征战,文景两朝积累下的充盈国库被消耗一空。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汉武帝把敛财的魔爪伸向了百姓,他开始大力推行盐铁专卖政策。国家因此有了充足的资金流入,但是这些政策使民间经济凋敝,民怨沸腾。
汉武帝去世6年后,代表民间利益诉求的纯儒们要求废除盐铁政策。与此同时,维护大一统集权帝国利益的桑弘羊发出了闻名后世的“桑弘羊之问”,它难倒了中国历代的知识精英,也成为统治阶级打压民间经济的工具。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桑弘羊是如何用三口不烂之舌让一众儒生哑口无言的。
公元前81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召开了盐铁会议。只见儒生们个个神情激愤,对神态安详、悠然自若的桑弘羊怒目而视。
会议一开始,儒生就先发制人,对桑弘羊采取凌厉的攻势。其中一位儒生代表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站了起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盐铁国营政策所导致的弊端:
1、盐铁官营、官商垄断经营难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不合民用,耽误农时。
2、官府制作的铁器质量低劣,各级官吏强买强卖,民间不堪其苦。
3、由于居民居住分散,政府的垄断会导致购买铁器相当不便。
4、政府垄断盐铁,任意抬高价格,导致物价高涨。百姓无法承受,不得不改用木器耕作,造成实际生产工具的退化。
5、国家垄断经营,对私商实施打击,使得民间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衰退,造成了商业活动的萎缩和民间经济的萧条。
6、政府经营失利,便将亏损转嫁到百姓身上,加重人民的劳役负担。
7、国家经营垄断导致权贵经济的出现,形成了一个背靠政权、以国营为名,通过特权而攫取庞大经济利益的权贵集团。由于官吏亲自参加商业经营导致官商勾结,促使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
......
罗列了数条盐铁专营政策的罪恶后,这位儒生代表在最后总结性的提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吾等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必须回到汉初自由放任的道路上来,这样百姓才能各安其业。”
听完后儒生的发言,桑弘羊泰然自若,神情没有一丝慌乱。只见他轻捻胡须,发出反问:“尔等说的这些吾都知晓,那么请各位儒生回答一下老夫的三个问题:
帝国运转光靠农业的税收远远不够,如果不实行国有专营制度,钱从何来?
一旦爆发战争、灾荒等急需用钱,国库却空空如也,该怎么做?
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掌控在手上,一旦国内分裂势力起兵造反,该如何抵挡?”
这三问一提出,让在座的儒生们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桑弘羊的这三问不仅一直困扰着从盐铁会议的贤良文士到扬雄、司马光和刘师培,甚至百代之后的今天,仍然冷冷地摆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