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隆基非要执意杀死已经投降的才女上官婉儿?

桐桐聊历史 2023-05-02 21:28:34

七百一十年,李隆基与平定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叛乱”,在叛乱中,上官婉儿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已经秘密加入了平定公主的阵营,甚至还亲自将李隆基迎进了皇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和李隆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可李隆基却没有理会刘幽求的哀求,坚持要将上官婉儿斩杀祭旗。

既然如此,上官婉儿明明是李隆基的盟友,为什么还要被处死?这是李隆基的高瞻远瞩,也是李隆基必须要除掉上官婉儿的原因。

女帝时期的女性大臣

其实上官婉儿也算是高干之家,祖父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为宰相,其父上官廷志则在御林军任职,可以说上官婉儿就是个高官之家的人。

不过,上官婉儿的家世并不显赫,在她刚出生没多久,她的祖父上官仪就为唐高宗李治下了一道圣旨,要废了武则天的后宫,而唐高宗对武则天非常忌惮,在武则天得知唐高宗有废黜自己的意图后,便找到了唐高宗,唐高宗将这件事归咎于宰相上官仪。

于是,武则天迁怒于上官仪,上官仪和他的儿子上官廷芝被抓进了大牢,最后被武则天处死,上官仪一家人都被贬入了掖庭宫,上官婉儿从小就跟着郑氏,成为了一名侍女。

郑氏虽成了女奴,却并未绝望,她还是十分重视上官婉儿的教育,故而上官婉儿从小便在她母亲的熏陶下,博览群书,不但能吟诗作对,而且聪明伶俐,对于朝堂上的规矩也十分了解。

随着上官婉儿的成长,她在朝堂上也是出了名的,到了最后,就连武则天也听说了上官婉儿的名字,所以武则天想要见一见她,看看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经过武则天的考验,上官婉儿成功的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并且得到了她的认可。武则天给上官婉儿出了一道题目,想要考验上官婉儿的才华,结果上官婉儿不但答得飞快,而且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清雅之气,令武则天大喜,武则天立刻下令革除她的奴婢身份,改为十三岁的才女。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很像,在武则天十三岁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就看中了上官婉儿,让她成为了一名宫中的侍女,武则天对她很是欣赏,对她也很是欣赏。

不过,上官婉儿也不是没有得罪过武则天,武则天刚刚登基的时候,扬州司马徐敬业带着十万大军在扬州造反,想要让武则天还给李唐,徐敬业请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学者骆宾王,写下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上官婉儿看了骆宾王的文章后,就被骆宾王的文章所吸引,喜欢上了骆宾王的文章。

而且,上官婉儿在和武则天说话的时候,还对骆宾王赞不绝口,说武则天是个难得的人才,应该好好利用。武则天本来就对骆宾王的那封信恼羞成怒,现在见上官婉儿为骆宾王说话,更是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上官婉儿拿下,以骆宾王和徐敬业的罪名严惩。

但是后来武则天冷静下来,想到上官婉儿那么有才,而且她的文章也很合自己的心意,武则天就因为爱惜人才而原谅了她。武则天虽然放过了上官婉儿,但还是要惩罚她,让她对自己忠心耿耿,所以才让她在脸上刺了一个刺青。

“刺脸刑”指的是在人的脸上刺青,就像是《水浒传》之中,宋江,武松这些人被流放到异域后,被刻上的“囚”字一样。所以上官婉儿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对于宋江、武松这样的男子来说,毁容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子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毁容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上官婉儿为了掩饰自己被刺脸的痛苦,在刺脸的部位,还画了一朵梅花。上官婉儿本就是个美人胚子,再加上脸上的梅花刺青,更是让她看起来更加的妩媚动人,让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印度的美人,带着一种异域风情。后来流传开来,居然还成为了一种流行,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模仿。

在经历了刺青的惩罚之后,上官婉儿对武则天更加殷勤,对武则天百依百顺,这也是她得到武则天青睐的原因。

公元六百六十六年,武则天登基,上官婉儿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那一年开始,武则天就给了她全权处理朝堂上的一切事务,包括军事,甚至是生死,她都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说是一飞冲天。

此时的上官婉儿,名义上并没有什么丞相的头衔,但是实权却丝毫不逊色于丞相,所以才被称为女丞相。

唐隆之变,美人陨落

不过上官婉儿很快就意识到,武则天已经老了,她比武则天大了四十多岁,武则天迟早会在她之前去世,一旦武则天去世,那么群臣必然会支持李唐,到时候她这个做武则天的追随者就会被追杀,所以她必须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上官婉儿一开始对唐中宗李显暗送秋波,后来在武则天的逼迫下,上官婉儿知道了张柬之和其他大臣要造反,逼武则天下台,还朝李显,这才在暗中协助张柬之和其他大臣策划了“神龙之变”。

到了705年,武则天重病,当时的宰相张柬之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与禁军统帅李多祚联手,发动“神龙之变”,张柬之率领大军,逼迫武则天退位,同时还把唐中宗李显请了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李显登上唐中宗宝座的时候,并没有责怪上官婉儿的原因,而是将她收入了自己的后宫,让她做了自己的妃子,让她成为自己的妃子。

可是李显却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这一点,上官婉儿也看出来了,所以她认为李显并不可靠。李显登基后,册封韦氏为皇后,因为韦皇后曾经和李显有过一段恩怨,李显登基后,对韦皇后百依百顺,韦氏一家一飞冲天,韦皇后一家独大。

因为李显的懦弱和无能,韦皇后的权势却是与日俱增,再加上韦后野心勃勃,颇有武则天之风,所以上官婉儿才会选择和韦后合作。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服侍多年,对于侍奉皇后的事情颇有心得,而韦后又要效法她的婆婆武则天,所以她也要从上官婉儿那里学到一些东西,所以两人十分投缘,而韦后之女安乐公主又对皇后之位志在必得,于是三人便在李显后宫之中上演了一出好戏。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期,曾与武则天的外甥武三思有过私情,后来她和韦后达成联盟,便将武三思介绍给韦后认识,如此,她便与韦后分享了武三思的情人,并将一顶青色的王冠赐给了李显。

更离谱的是,韦后之女安乐公主与武三思之子武崇训相恋,二人常在一块儿练功,竟有了身孕,无奈之下二人只好以身相许,婚后半年便诞下一子,成了一时的笑柄。

也正是因为有了上官婉儿、武三思的协助,韦后才开始对张柬之等李唐皇族势力进行打压,又因为李显的储君李重俊并非韦氏所出,所以韦氏才会对李重俊进行排挤。

不久,武三思利用韦后的权势,将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桓彦范,敬晖这五个对神龙之变有贡献的人,统统贬为庶人,诬陷至死。

张柬之和他的部下都是李重俊的支持者,所以他们的死让李重俊更加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于是他和李多祚联手,发动了靖龙兵变。李重俊、李多祚两人率领御林军在玄武门杀死武三思、武崇训,随后又率领御林军穿过玄武门进入皇宫,杀死韦后。

可是聪明的上官婉儿建议韦后将李显带来,这样一来,侍卫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于是李显现身,向侍卫们宣布,李重俊与李多祚乃是叛徒,侍卫们见了皇帝陛下,心中一惊,将李多祚斩杀,李重俊也只能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侍卫们就将他斩杀。

李重俊一死,韦后的势力就变得更加强大,不少大臣都投靠了她,韦后的声望很高,几乎可以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这对李唐皇族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其中李显的姐妹太平公主,还有他的兄弟相王李旦,就是其中之一。

韦后之所以惧怕太平公主,是因为她曾经是武则天的爱女,为人和武则天一样,又手握重权。所以韦后要利用李重俊之事将太平公主及李旦一网打尽,韦后告诉李显说,李旦及太平公主与李重俊有秘密联系,并提议李显派人前去查探。

好在平阳公主的亲信都察院尚书萧至忠痛哭流涕地告诉李显:"陛下胸怀四海,唯独不能容得下一个兄弟姐妹,所以才让人诬陷杀害兄弟姐妹呢?"

这让李显放弃了对太平公主、李旦的追查,不过这也让李唐皇族与太平公主、李旦之间的矛盾激化,让太平公主、李旦、李旦三儿子李隆基都有所察觉。

在这样的形势下,李隆基和他的姑姑平阳公主秘密达成了协议,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要找机会造反,所以李隆基才会在这个时候和陈玄礼,葛福顺,还有其他的几个禁军统领打好关系。

比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大张旗鼓的大张旗鼓,此时的韦后与安乐公主就没什么作为了,她们两个只会任人唯亲,韦后将自己的娘家人安排到了朝中的重要位置,而安乐公主又用各种手段拉拢自己的亲信,让她们两个在朝中闹得不可开交。

上官婉儿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她看到韦后和女儿虽然有着武则天的雄心,但是却没有武则天的本事,便担心她们两个日后成不了大事,而且还会被牵扯进来,便在这段时间里偷偷地倒向了太平公主这边。

七百一十年,李显猝死,据说是死于韦后和他的女儿的毒手,不过这件事的真假还没有得到证实。李显过世之后,上官婉儿向太平公主提出,要想权衡权势,应当由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继承王位,再由李旦作为皇叔辅佐,由韦后作为太后,以达到对李唐皇室与韦后的一种制衡,所以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拟下了一道将李重茂传位的圣旨。

原本韦后是很赞同上官婉儿的提议的,可是她的亲信大臣宗楚客却提出,等韦后支持李重茂登上皇位之后,就把李旦和安国公主都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然后一网打尽,到时候韦后就会像武则天一样,把李重茂给废了。

于是韦后采纳了宗楚客的建议,当宗楚客和韦后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兵部尚书崔日用也在其中,崔日用原本是韦后的人,但是现在已经被李隆基收买了,于是崔日用暗中向李隆基汇报了这个消息。

所以李隆基才会先发制人,在联系了自己的姑姑平阳公主之后,他又暗中联络了陈玄礼、葛福顺等人,想要造反,铲除韦后等人。

所以李隆基才会在陈玄礼、葛福顺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唐隆叛乱”,李隆基心狠手辣,干净利落的把韦后、安乐公主、她的亲信以及韦后的家人都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韦后、安乐公主死后,李隆基带着侍卫冲进了皇宫,上官婉儿不动声色的对李隆基表示了支持李唐皇族的决心,并且将自己与太平公主共同拟定的继位诏书交给了李隆基的幕僚刘幽求过目。

刘幽求见上官婉儿投靠太平公主,便将圣旨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可是李隆基见了圣旨,却执意要将她斩杀祭旗,为了这件事,刘幽求向李隆基求情,可是李隆基根本不听刘幽求的话,执意要杀了她。

于是上官婉儿在四十六岁的时候,死在了李隆基的手里。

李隆基即便明知道上官婉儿是平阳公主的人,也要将她斩杀,可见李隆基的野心不小。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经过这一次的事情,必然会成为新的皇帝,到时候,李隆基就是下一任皇帝,李旦就是新的皇帝。可是一旦李隆基登上了皇位,他就会和自己的姑姑平儿公主发生冲突,李隆基并不想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皇帝,所以李隆基将自己的姑姑平儿公主当成了自己的仇人。

上官婉儿是个人才,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人脉极广,一旦李隆基跟太平公主撕破脸皮,她必然会倒向太平公主,李隆基也不想让她成为太平公主的助力,于是李隆基就打定了主意,要将上官婉儿从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中除掉,于是他执意要将上官婉儿以与韦后勾结的名义斩杀祭旗。

事实证明,李隆基的猜测是对的,李旦登基为唐睿宗,李隆基成为了太子,太平公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了一场叔侄争权夺利,李隆基挑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将太平公主和她的亲信全部斩杀,这才让唐玄宗中兴了大唐。

结束语

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悲痛欲绝,命人将上官婉儿安葬,李隆基便在她的要求下,命人搜集上官婉儿生前写过的诗词,将其整理为一本丛书,并且让张说为其写了一本序书。

上官婉儿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隆基的先见之明,他不希望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结仇,所以才会先下手为强,将她斩杀,以此来削弱她的势力。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