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办法的特朗普,宣布3521%惊人关税

兵戎要至 2025-04-25 17:00:44

根据金融界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来自柬埔寨、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柬埔寨因所谓“拒不配合调查”,其太阳能产品面临高达3521%的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此番举动,看似针对东南亚四国,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标是中国。中国在太阳能行业发展迅猛,已然成为行业“领头羊”。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掌控着超过八成的晶硅产能和四分之三的光伏设备技术专利,并且不断推动产品技术更新迭代。多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光伏产业耿耿于怀。早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

特朗普(资料图)

2018年后,更是变本加厉,在原有“双反”基础上,又叠加201关税、301关税等,层层设卡,试图将中国光伏产品阻挡在美国市场之外。面对美国的重重封锁,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利用当地劳动力等优势,形成了“中国技术 + 东盟制造”的分工模式,继续服务全球市场,其中美国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

美国眼见此情况,认为自身利益受损,于是对这四个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的东南亚国家下手,企图通过高额关税切断中国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破坏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布局,同时胁迫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实现其“脱钩断链”的战略意图。

但美国的这一做法可谓是“损人不利己”。从美国国内来看,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政策。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指出,关税提高必然导致进口电池价格上涨,而美国本土工厂急需这些电池,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会损害美国光伏生产商的利益。彭博社也认为,该关税政策虽可能使部分美国国内制造商受益,但会对长期依赖外国供应的美国生产商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太阳能行业的不确定性,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市场。

特朗普(资料图)

从全球市场角度而言,在去年美国发出关税威胁后,全球太阳能贸易已发生巨大变化。数据显示,今年美国从这四个目标国家的太阳能产品进口量大幅减少,仅为去年的一小部分,而从老挝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的数量却在增加。这表明美国的关税大棒并不能真正阻止太阳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反而促使全球太阳能贸易格局进行了新的调整。

面对美国的这一行为,中国积极应对。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中方和柬埔寨、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在团结自强的大方向上形成了新的政治共识,要对美国这种“开倒车”的行为坚决说“不”。这不仅是对美国利用关税大棒施压的有力回击,也给正在遭受美国压迫的国家吃下了“定心丸”。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东盟已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产能等多个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虽然美国的高额关税短期内会对在东南亚的产能造成一定冲击,但中国企业早已未雨绸缪。一方面,部分企业计划将在东南亚的产能转移到关税相对友好的印尼和老挝等地,继续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凭借自身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展全球其他市场,降低对单一美国市场的依赖。例如,中国企业在沙特、墨西哥等地也逐步建立了生产线,积极融入当地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特朗普(资料图)

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最终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是市场规律和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美国妄图通过行政手段改变这一格局,不仅会损害自身利益,也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而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0 阅读:190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