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启动中国航空纪录认证体系以来,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已为行业认证了41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空纪录。从新中国航空制造业的起点——“首款国产飞机”的诞生,到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突破——“首家无人机应用专业高职院校”的创立,再到中国人探索精神的象征——“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的壮举,这些依据《AOPA中国航空纪录认证》(T/AOPA0007-2020)团体标准认证的标志性事件,正共同构筑起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时空坐标。2025年中国AOPA继续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全行业航空纪录认证项目。
低空经济风口下,专项认证再启新篇
面对低空物流领域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AOPA于今年初启动“低空物流相关领域中国航空纪录认证”的征集工作,目前已吸引中国邮政、航天时代飞鹏等龙头企业踊跃参与。为全面挖掘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协会现面向航空器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应用、运营模式等全领域开放常态化申报通道,重点征集具有“首创性”“突破性”“标志性”的纪录项目,推动行业创新从“点状突破”迈向“体系化跃迁”。
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款飞机——初教5型教练机【2019年9月认证】
多维认证体系,构建中国航空史的“立体坐标系“
AOPA中国航空纪录认证体系遵循开放、包容、公开、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通过自愿申报、初审、调查、评审、公示、发布等环节,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给国内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提供创造与打破航空纪录的机会。既为成熟标杆颁发“历史认证”,也为有意义的潜力项目建立“档案”,特别设立《航迹中国》项目,将那些虽未完全符合认证标准,但又具有社会价值的项目纳入行业记忆,让每一次探索尝试都成为历史的注脚。
动态认证机制,对认证项目赋能
区别于传统认证的“一次性”模式,中国AOPA推出“动态认证”机制,允许申报主体通过持续创新突破既有纪录。申报者可通过中国AOPA官网或公众号获取申报流程,提交体现专业突破、模式创新或社会价值的实践成果。认证项目将获得“认证证书+媒体传播+定制发布会+对接资源”的赋能。
在校学生按照CCAR-61部获得民用航空器飞机类单发陆地等级私用驾驶员执照人数最多的中学——北京市第57中学【2019年9月认证】
低空经济战略下,认证体系释放乘数效应
随着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布局,航空纪录认证体系正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中国AOPA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平台,既记录改写行业格局的重大突破,也关注中小创新主体的成长轨迹,让每个航空梦想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
通过建立可量化、可追溯、可更新的行业坐标,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更构建起全行业共享的价值评估体系。目前,中国航空纪录认证细则与申报通道已在中国AOPA官方平台展开,期待更多创新主体加入这场书写中国航空未来的时代征程。
中国首家采用智能感知与自主安全机载系统的中型、小型无人机执照培训及职业鉴定机构——湖北电鹰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1月认证】
中国首款获得民航局颁发大型多旋翼无人机特殊适航证的智能消防无人机——海鸥EAGLE-300-XFA2【2025年1月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