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书虫妈妈,一个和你一样在育儿路上跌跌撞撞成长的妈妈。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可能有点扎心,但特别重要的话题——妈妈的性格对孩子情商的影响。

先讲个小故事:上周带女儿去游乐场,看到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想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站在旁边犹豫了很久,最后小声问他妈妈:"他们会不会不喜欢我啊?"那位妈妈立刻说:"你这么胆小,谁会喜欢你啊!"小男孩瞬间眼圈就红了...
这一幕让我特别心疼,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孩子的情商高低,往往藏在妈妈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总希望孩子聪明,但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了80%。
更关键的是——智商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而情商几乎完全依赖后天培养!
想想《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智力测试只有75分,但他妈妈培养了他的坚持、善良和勇气,最终让他收获了不可思议的人生。
这让我想起女儿3岁时,第一次参加校运会,在比赛中摔倒了,她哭着看我。当时我强忍心疼,笑着对他说:"宝贝,摔倒说明你在努力前进!"现在她10岁了,遇到困难时总会自己打气:"没关系,再试一次!"
在家庭中妈妈永远是那个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从怀孕那刻起孩子就受到妈妈的影响,感受妈妈的心情,所以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如果妈妈是这三种性格,正在悄悄拉低孩子的情商,那么将来孩子情商不会太高。
01.消极悲观型妈妈:"生活太难了..."表现:经常抱怨生活不公,遇到困难就说"算了,我们做不到"。
我邻居李姐就是典型。孩子想学轮滑,她说:"你平衡感差,肯定学不会";孩子考试进步了,她说:"这次题目简单,别得意"。现在她女儿10岁,已经经常说:"我不行,我做不到"。
对比:莫言的母亲不识字,生活艰难,却总是乐观。莫言回忆说:"母亲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这句话让我挺过无数困难。"
育儿感悟:孩子像海绵,吸收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我们的悲观,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天花板。

表现:习惯性否定孩子,把批评当"激励"。
记得《少年犯》纪录片里,一个孩子说:"我妈永远觉得我是废物,后来我想,那就当个废物吧。"而《哪吒》导演饺子的妈妈,面对儿子放弃医学追求动漫梦想时却说:"你想清楚就好,妈妈支持你。"
真实案例:我表姐从小被说"胖得像猪",现在30多岁了,依然会在聚餐时说:"我不配吃好的。"
育儿箴言:孩子的自信是我们一句一句垒起来的,也可能是我们一句一句摧毁的。

表现: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选什么专业,都要按她的来。
这类妈妈容易养出两种孩子:一种是30岁还问"妈,我该不该辞职"的妈宝男;另一种是大学故意填千里之外学校,就为逃离控制的叛逆孩子。
心理学真相: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就像龙应台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上周儿子自己决定用压岁钱买了个"没用"的恐龙模型,我忍住没说教。结果他主动写了张纸条:"谢谢妈妈尊重我的选择,我会保管好它。"那一刻,我比他还开心。

亲爱的妈妈们,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我曾经也在加班烦躁时对孩子说过伤人的话,但育儿最美妙的是——孩子永远给我们改过的机会。
就像我心理咨询师朋友说的:"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需要真实的、愿意成长的父母。"
你曾经因为哪种性格对孩子感到愧疚?又是怎么调整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每一条留言我都会认真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