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雨纷纷,清风思故人,人间四月,所有的故人如见!
人间四月,清明伴着纷纷细雨如期而至,这细密的雨丝,就像我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在心底肆意蔓延。
眨眼间,父亲去天堂快五周年了,我与父亲相隔千里,无法亲自到他的坟前添土除草,只能在此默默祈祷,希望这份思念能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到他的身边。

我点亮一盏心灯️ 希望这微弱的光,能照亮父亲在天堂的路。我无比缅怀在天堂的父亲,多希望他在那里不再感到孤冷,再也不用遭受病痛的折磨,一切都顺遂安好。
父亲年轻时在重庆参过军,退役后在成都的一家企业工作。他真的是多才多艺,有着好多业余爱好,仿佛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生活里的父亲,特别喜欢下厨,厨艺那叫一个绝!自打从企业退休后,他在家根本闲不住,跑去单位食堂帮忙做饭。做馒头、包饺子、包馄饨、捏猫耳朵……各种美食在他手里信手拈来。
记得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天天盼着父亲回家,因为他一回来,全家就能改善伙食啦,父亲对于下厨这件事,从来都是乐在其中,不厌其烦。
父亲做事认真细致,不仅在厨房大显身手,手工编织竹活更是一绝!家里的盛菜竹篮,全是父亲亲手编的。夏天用的扇子、睡觉的凉席、扫地的扫帚、刷锅的刷把,还有家禽围栏等等,只要是竹子能编的东西,他都能琢磨着编出来。

他还编过水缸呢!先把竹子编成水缸的模样,再里里外外抹上水泥,一个能盛水的水泥缸就大功告成了,可比那石头缸、瓦缸新颖多了。
父亲年轻时每次探亲回家,农活他不太会干,而且母亲非常能干,也不需要他帮忙。于是,他就一门心思地做起了竹活。他编织的竹子家具,常常得到邻居们的夸赞,都说做工比街上卖的还要细腻。
后来父亲年老退休,干脆做起了竹菜篮的生意,拿到集市上去卖。集市上有七八个卖竹活的,可都比不过父亲的生意好。毕竟货比三家嘛,父亲卖的竹活既便宜,做工又细滑精致,一点都不粗糙。
每次卖完竹活,父亲总是高高兴兴地去买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拎回家。吃完午饭,又去砍竹子,为下一次赶集做准备。时间长了,好多人都认准了父亲的手艺活。就算哪一天他有事没去集市,大家也愿意等他来了再买。

父亲是个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 在家不编竹活的时候,他就把当天的所见所闻和感想,用笔记下来。即便后来患了类风湿骨病,不能行走,手指头关节都变形了,他依然坐在桌子旁,坚持写写做笔记。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还喜欢唱歌,也会拉二胡。兴致来了,就拉上一曲,唱上一首,家里的气氛瞬间就活跃起来。
如今,父亲您虽然走了,但您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又看到您去房屋后边砍竹子,一路上高高兴兴地吹着小曲,扛着竹子回家准备编织;看到您编织累了,就起身抽颗烟,抿口小酒,然后接着编织。
我也忘不了,您晚年不能行走时,坐在沙发上还在看书写字,旁边放着您的拐杖。每当您要起来去卫生间,我想搀扶您,您总是说:“不用了,我自己慢慢来。” 客厅到卫生间不过三四米的距离,可您却忍着病痛,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足足用了二十多分钟。
天气好的时候,母亲会推着您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浴。现在,您终于去了没有病痛的地方,愿您在天堂好好安息。
您亲手编的《竹菜篮》,我会用一辈子,这里面全是您的心血。父亲,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祈祷][祈祷][蜡烛][蜡烛],我永远思念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