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业链全景图

02 无人机:定义与类型
无人驾驶飞机,英文缩写“UAV”,常被简称为“无人机”。它凭借无线电遥控设施以及内置的程序控制装置操控飞行,属于不载人飞机类别;另有部分无人机依托车载计算机,实现完全自主或间歇式自主作业。

03 上游产业链:材料基石
03-1 金属材料
铝合金:中国作为铝合金生产的主力军,近年来产量持续上扬。据最新资料,2023 年上半年全国铝合金产量高达 685.8 万吨,累积增长 20.4%,稳固的产量为无人机制造奠定坚实基础。
钛合金:当下,我国钛材产量呈迅猛增长态势。展望未来,伴随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工业 4.0 等政策的深度推行,预估 2024 年中国钛材产量将冲刺至 23.30 万吨,其高强度、耐腐蚀性等特质契合无人机高端需求。

03-2 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22 年该材料产量约 12.33 万吨,业内预计 2023 年产量有望触及 14 万吨,凭借质轻、强度高优势在无人机领域崭露头角。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数据表明,2022 年我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达 624 万吨,且 2023 年有望攀升至 677 万吨,以其良好的绝缘性、成型性助力无人机结构打造。

04 中游产业链:制造核心
无人机产业链中游聚焦无人机制造环节,涵盖零部件与整机生产,所产无人机系统大体分为军用、民用两大分支。

4.1军用无人机民用化趋势
当今信息化战争浪潮下,军用无人机需求激增,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逐年扩容。民用领域,“无人机 + 行业应用”成为主导风向。我国民用无人机细分出工业级、消费级走向,2022 年工业级市场规模达 727 亿元,占比 61%;消费级为 469 亿元,占 39%。国内无人机市场竞争集中度高,消费端大疆创新独占鳌头,手握约 73%份额。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工业无人机产业一马当先,借助“政策引导 + 产业链集聚 + 龙头引领 + 人才支撑”多元模式,构建起全球前沿产业生态。截至 2023 年,全省相关企业超 2800 家,近乎占全国三分之一,且增长不停歇。

纵览全球,我国虽起步晚,但民用无人机已实现“弯道超车”,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球约 70%无人驾驶航空器销量来自中国。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飙升至 1174.3 亿元,年同比增长 32%;年末全行业注册无人机达 126.7 万架,同样增长 32%;运营企业数量升至 19825 家,年增长 31%。

民用工业无人机领域,除大疆创新等老牌厂商,政策利好、军用技术民用转化、多元化战略等因素促使军用无人机企业跨界,如中无人机的“海燕”气探系列、翼龙应急型,航天彩虹彩虹 - 4 无人机获特殊适航证并拓展多领域应用。

05 中游产业链:重点企业扫描
05-1 中航沈飞(600760.SH)
深耕航空产品制造主业,主打航空防务装备与民用航空产品,前者为核心。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346.31 亿元,同比增长 14.37%;归母净利润 23.64 亿元,年增长 35.86%,2022 年航空产品营收占比高达 99.17%。

05-2 航天电子(600879.SH)
围绕航天电子、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及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产销,兼营电线、电缆产品。2023 年前三季度进账 129.5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47%;归母净利润 5.13 亿元,年增长 1.58%。

05-3 大疆创新(未上市)
全球无人机控制系统与解决方案研发、制造领军者,客户遍布全球百余国家。在“陆地、水上、空中或太空中的运载工具的位置、航道、高度或姿态的控制,例如自动驾驶仪(无线电导航系统或使用其他波的类似系统入 G01S)[2006.01]”细分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达 556 项,独占鳌头。

05-4 航天彩虹(002389.SZ)
主营业务涵盖无人机与新材料板块,无人机业务含系统售卖、多元应用服务及高端设计研发等。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17.16 亿元,同比下滑 18.98%;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却逆势增长 59.55%。

06 下游产业链:应用拓展
伴随无人机技术进阶与商业应用成熟,工业级无人机在地理测绘、巡检、安防监控、农林植保等多领域开疆拓土。国内无人机下游应用里,地理测绘占比 29.27%居首,农林植保 24.85%次之,巡检 14.17%位列第三,三者合计占 68.29%。

受益于行业成长与政策扶持,中国无人机注册数、有效驾驶员执照数双双快速增长,预计 2024 年注册数达 131.0 万架,执照数升至 20.3 万本。

06-1 地理测绘:技术革新驱动
测绘行业运用测量、制图、遥感等手段,采集地球表面空间信息,为多领域发展赋能。2022 - 2023 年,中国测绘服务总值从 1745.3 亿元涨至 1873.5 亿元,同期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 8111 亿元,过去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11.5%。

无人机测绘掀起第三次技术变革,重塑“实时化、智能化、平民化”格局。技术上,测绘效率较人工呈数十倍提升,山区等地成本锐减,应急响应从数日缩至数小时,精度达厘米级;政策端,《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 - 2025 年)》规划远景,催生海量需求。据 Frost & Sullivan 报告,2019 年工业无人机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大疆创新、纵横股份、飞马机器人占有率分别为 24.2%、5.5%、3.9%,大疆创新凭“硬件强 + 软件优 + 价格亲民”构筑竞争壁垒,“大疆制图”软件打通全流程自动化生态,另有多家企业逐鹿该领域。

06-2 农林植保:成长与挑战并存
相较欧美,我国植保无人机起步滞后。2014 年政策东风吹入,行业新企涌入;2016 年后技术落地、补贴加持,无人机保有量、作业量腾飞。截至 2024 年末,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 25.1 万架,作业面积 26.7 亿亩次,年增长近 25%。

但行业面临需求、价格两难困境,头部规模效应凸显,中小企利润承压。据智研咨询,2022 年植保无人机销售均价约 3.73 万元/架、服务均价约 8.2 元/亩,较前下滑。市场集中度高,大疆创新、极飞科技主导,2020 年二者占比分别 54.82%、37.59%,余者占比较小。


06-3 快递物流:潜力待放
当下,无人机在快递物流应用规模虽不及测绘、植保,但依托国内海量物流需求,前景广阔。2019 - 2023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从激增,2023 年达 1320.72 亿件,年增长 19.4%,强力拉动物流无人机需求。数据显示,2019 - 2024 年我国低空经济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从 0.01 亿元跃升至 19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42%。

我国物流网络呈“干线 - 支线 - 末端”三级架构,干线担纲跨区物资调配,支线衔接枢纽与城市,末端精准触达用户。


当前,无人机末端物流迈向规模化商用,以顺丰、美团、京东等为主导,2023 年国内末端无人机产量占比近九成。

区域发展有别,珠三角领跑,长三角特色鲜明,中西部奋起追赶。

06-4 巡逻巡检:多元竞争
巡检是无人机关键功能,传统人工巡检受地理、天气、工作量掣肘,效率与质量欠佳,工业无人机则突破局限大显身手。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 - 2027 年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从 183 亿元扩至 452 亿元。电力巡检是重点场景,伴随技术迭代、电网智能化升级,无人机将精准护航电力设备运行。

此领域竞争多元,大疆创新、纵横股份等传统制造商,电力等行业专注型企业,新兴科技创业公司均有布局,如科比特、易瓦特等诸多企业各展其长。
07 发展趋势:三股力量助推
07-1 成本优势赋能
我国完备的电子产业链,赋能无人机企业低价采撷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当下消费级无人机多配锂电池,国产锂电池性能、价格双优,成本红利为行业注入发展动力。
07-2 技术融合加速
传感器、通信、航空运力等技术日臻成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行业快步前行,应用场景持续拓宽。伴随行业资本涌入、企业布局提速,以及 5G、人工智能商用深化、新基建落地,民用无人机迈向新台阶,农业无人机服务更是从山林迈向农林牧渔全域,降本增效。
07-3 人口结构变迁催生需求
人口老龄化提速,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占比下滑,人力成本高企,招工、用工两难。现代人劳动保护意识增强,抵触高危、枯燥、艰辛工种。商业航拍、测绘、电力巡线等领域,工业级无人机顺势补位,大量替代人力作业。
附:

银创生态体系:银创报告库,银创社群圈,银创产业地产
聚焦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
核心主题:新质生产力丨储能丨锂电丨钠电丨动力电池丨燃料电池丨氢能源丨光伏丨风电丨新能源汽车丨电子元器件丨电机电控丨低空经济丨无人机丨机器人丨工业自动化丨人工智能丨能源金属丨碳中和丨半导体丨集成电路丨芯片丨光刻丨先进封装丨碳化硅丨湿电子化学品丨新材料丨超导材料丨稀土永磁材料丨碳纤维丨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