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河是珠江航道的重要支流,南起佛山水道,北至珠江白鹅潭花地河口,其因流经历史悠久的“花地”区域而得名,宋代称“大通滘”,清代定名沿用至今。沿岸拥有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大通烟雨”遗址,承载千年人文记忆。
为激发千年古河道新活力,广州建筑集团下属花木公司承接的“花地河滨水环境整治工程(示范段)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总承包”项目,打造集水乡文化、休闲游乐、生态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廊道。如今,花地河正以更年轻的模样,向时代展现着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2025年1月,花地河被评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01
重塑空间之美
打造水清岸秀的“美丽之河”
项目通过植物空间梳理,采用海绵城市生态化建设理念,治理完善水系驳岸,实现对现状景观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形成通透疏朗、环境怡人的水岸空间。沿线绿化采用通透的植物配置手法,打开沿线密闭场所,尽可能保留了沿线绿化的大树骨架,以修剪的方式形成疏朗通透的林下空间;补植开花色叶乔木和地被,重要节点配植阴生花境,植物搭配兼顾四季景色变化,春赏花、夏遮荫、秋观叶、冬看姿,给游人沿线放松惬意的感受。
#02
回归生活之美
塑造以人为本的“人民之河”
项目结合新建市政道路,梳理滨水慢行空间,打造出高标准的漫步道、骑行道、慢跑道三道贯通的滨河慢行绿道。
项目充分考虑周边居民需求,完善服务设施体系:改造提升桥底负空间,增加配套设施,补充健身运动功能,形成高效的滨水户外聚集地;圈划户外家庭游乐聚场,将闲置空地改造为活动广场,将低效绿地提升为儿童乐园,营造老城区第一段儿童友好型滨水空间;通过建设完善的海绵体系,对雨水进行蓄滞和净化,减少河道雨洪压力;在二级堤之间增加无障碍通行,优化过街设施,实现慢行道互联互通,提升人行空间,保障出行安全。
#03
承引花乡之美
塑造人文历史的“记忆之河”
项目活化沿线桥梁、铁路桥等原有历史文化场所,建设石围塘铁路花园,打造工业印记打卡点和服务驿站,回溯历史记忆。项目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展示荔湾传统岭南花卉故事,科普“岭南第一花乡”历史脉络,并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素馨花传说》的指定宣传点,弘扬芳村最早培育素馨花及“中国四大古老”月季出口地的历史地位。
千秋流光文明史,历久弥新生态路。广州建筑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跟政策步伐,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继续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提升、水域岸线保护贡献专业力量,用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打好新一轮碧水保卫战。(广州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