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历史背后的复杂博弈

雅夷同行 2025-03-09 23:29:47

外蒙古独立出去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们熟知的,这是俄国一手造成的;还有个原因是外蒙古在开始恢复的时候就不是很牢靠。

外蒙古实际叫喀尔喀蒙古,简单说下前身, 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攻占元大都后,北元政权被打到了蒙古高原。逐渐分裂为三股势力。第一股是鞑靼,这部分是由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领导的,大部分活跃在漠南蒙古,大概范围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地区。第二股势力叫瓦剌,是我们常说的漠西蒙古,大概范围在今天的新疆部分地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等。第三股势力就是兀良哈,是我们熟知的朵颜三卫这个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啊,他们还曾经参加过朱棣的靖难之役。

时间到了 16 世纪的时候,蒙古的众星之主达延汗。 明史中我们叫他小王子。他统一了蒙古本部,然后将蒙古分为左右翼 6 万户。这 6 万户中呢,以察哈尔部为大。其中左翼的喀尔喀万户分封给了他的儿子垺森扎台吉。 成为喀尔喀蒙古的始祖。他的后代又进一步将喀尔喀整合,最后合并为三大部:土械图汉部、扎萨克图汉部、车臣汉部。喀尔喀蒙古比漠南蒙古恢复得晚一些。

漠南蒙古是 1635年皇太极击败察哈尔布林丹汗。察哈尔部被征服,他们各部之前呢,都被林丹汉压制着,所以早就想办法自救了。比如科尔沁布就通过与努尔哈赤家族的联姻提升实力。 等林丹汗去世之后,察哈尔各部都拥戴皇太极为皇帝,正式纳入清朝版图。可以说漠南蒙古的依附是在清军入关之前完成的,深度参与了清朝的入关统一战争,属于清朝的内属核心力量。而喀尔喀蒙古是在 1688年,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入侵喀尔喀。

这个时候,喀尔喀三部也一直在内斗,那土谢图汗战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最终经过对比,他认为清朝佛法流通,而沙俄佛法未兴,所以1691年,喀尔喀蒙古在康熙年间恢复清朝开始的时候保留了汗号通过多伦会盟确立了盟旗制度,由理范院直接管辖。当时,康熙召集了喀尔喀蒙古的三部 ,古谢图罕布、扎萨克图罕部车臣罕布,还有蒙古的王公大臣一起开会。核心内容就是蒙旗制,有一部分制度和漠南蒙古差不多,喀尔喀蒙古被划分为很多旗,每个旗有一名扎萨克,也就是旗掌管理,通常是由蒙古贵族实习。这样漠南漠北就形成了内外扎萨克的制度管理。清朝通过宗教比如扶持藏传佛教,通过联姻,比如满蒙联姻等方式维系对蒙古的控制。

这个时候,俄国和外蒙古还没啥交集。到了 1727年,清朝和沙俄的恰克图条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沙俄获得了贸易特权。就这样,慢慢的通过商品往来和钱财拉拢了蒙古王宫,对喀尔喀蒙古逐渐的渗透思想,煽动他们的独立情绪。19 世纪的时候,沙俄继续煽动蒙古贵族自治。卡尔喀蒙古认为本身他们就是在莫西蒙古的入侵下不得已选择的清朝。现在有人支持他们独立,还声称保护他们,那他们为什么不独立出去?

又到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要亡了。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但并没有获得国际认可。其实这个时候沙俄的想法是先让他独立,然后再想办法吞了他。这还真不是我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咱们之前讲过俄国的扩张史啊,他是如何从 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经过 300 多年的发展,扩张到了 2,0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不要小看俄国对于土地和出海口的渴望。而且喀尔喀蒙古这里矿产资源丰富。

清朝灭亡之后呢,北洋政府在外交的压力下,与沙俄签订了中俄盟协约,规定了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自治地区,中国保留民意宗主权,而沙俄呢,可以获得驻军采矿和免税贸易特权。好名声是中国的,好处是沙俄的。这个时候的外蒙古就已经是沙俄的保护国了。不过呢,没过多久, 1917年沙俄就崩盘了,苏联成立,没空打理外蒙古,那残余的沙俄势力,比如旧贵族、军官和反苏力量组到了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白俄势力。这个白俄和现在的白俄罗斯没关系啊,他们是以远东、西伯利亚和外蒙古为据点来和苏联抗衡。这时候,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不乐意了,怎么谁都想来拿捏我们一下。所以他们又找到北洋军阀。

1919年4月,端祺瑞派徐庶峥出兵外蒙,只带了 5,000 兵马,便收回了这块地方,把沙俄的残余势力打出去了。顺带连着日本的一点势力也打没了。不过可惜的是,第二年 1920年,直晚战争爆发,徐庶峥又带兵回去帮大哥抢地盘。这个时候,在远东的白俄势力又在日本的扶持下开始蠢蠢欲动。有一个叫恩琴的人带着他的骑士入侵外蒙古,打跑了北洋的剩余部队,成了外蒙古的土皇帝。这个人比较残暴,据说残杀了近万人。哲布尊丹巴就到处想办法。这个时候苏联知道了,以剿灭白俄残军为名,出兵外蒙古,推翻中国驻军,扶持蒙古人民党,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恩琴竟然成为了东亚地缘格局变动的重要推手。

在 1924年的时候,中苏协定中,苏联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但拒绝撤军,实际控制了政权。到了 1930年代,苏联又在外蒙古推行去中国化,废除老蒙文,推广西里尔字母,切断文化纽带。俄国这么重视外蒙古,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铁路是 1891- 1916年建成的,本身是沙俄东晋战略的延续,连接莫斯科和海参崴,有到蒙古、中国和朝鲜的支线。苏联继承了这个遗产之后,就把它视为了国家统一的象征。斯大林说过,没有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将分崩离析。

二战期间苏联通过该铁路向远东运送了超过 100 万兵力及物资,以防范日本关东军。1936年的时候,通过苏蒙互助协定书,苏联有了驻军权,将外蒙古变为针对日本的军事前哨。 1945年的时候,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以对日参战为条件,要求美英承认外蒙古,维持现状。后来面对蒋经国拒绝外蒙古独立的谈判时,斯大林直言:若敌军从外蒙古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将失去整个远东。所以,苏联的时候就积极的推动外蒙古的独立,为苏联建立缓冲地带。

1945年,外蒙古举行公投,毫无意外地独立出去了。 1946年,国民政府承认这一结果。喀尔喀蒙古虽然是独立了,但是他还是依附于苏联,苏联呢,通过京沪汇体系垄断蒙古经济,外蒙古 90% 的贸易依赖苏联,矿产等资源要以低价格提供给他。在苏联解体前,蒙古执政党始终听命于苏联的。

苏联为啥不把外蒙古给占了呢?说实话啊割到沙俄时代那是毫无疑问的,但苏联时期不行了,主要有三点啊。第一,就是国际形势变了,苏联这种意识形态有很多小弟了,要是都那些小弟看见苏联把外蒙古给吞了,那不跑得比兔子还快呀。第二,是会引起中国长期的敌视。所以主要还是政治成本太高。第三,就是经济成本了,喀尔喀蒙古地广人稀,经济又落后,治理起来费钱费力,像现在这样 直接享受资源拿来主义多好啊,既方便又省事。所以你会发现,纵观外蒙古的历史,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摇摆不定,整的谁都能来插一脚,所以他本身就很拧巴,导致现在也不富裕,土地的资源也慢慢减少,即便到现在了,依然没认清现实。搞了个第三邻国政策,哪怕拉拢美日,也不找家门口的人合作,还要和中国刻意的保持距离。只是这么做,可以预料的就是还会延续历史的创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