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开始了,教师编的战场已经硝烟弥漫。过完春节,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在新一年拿下编制,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可考编哪有那么简单?竞争激烈,环节繁琐,尤其是试讲,难度甩笔试几条街。很多人觉得笔试过了再准备试讲就行,但我得说一句:根本来不及!笔试面试得一块儿抓,尤其是试讲,写逐字稿绝对不能省。我用自己的血泪史告诉你,为啥逐字稿这么重要。
我第一次考编,侥幸过了笔试,挺开心,心想试讲还不简单?把课本翻了一遍,教学环节捋了捋,觉得自己没问题。结果上了考场,抽到熟悉的篇目,我还暗自庆幸。可现实给我泼了盆冷水:光知道环节没用,讲到一半卡壳了,词儿接不上,磕磕巴巴,整个人慌得不行。评委面无表情,我心里拔凉拔凉,分数自然惨不忍睹。后来想想,要是提前写了逐字稿,练熟了台词,上台就是再现平时练习的成果,哪会这么狼狈?准备充分,心里有底,信心自然就来了。
逐字稿还有个好处,帮你摸透教学流程。试讲不是随便讲,得有条理,每个环节都得串好。写稿子时,你会把整节课的台词和节奏理顺,背熟了流程,哪怕抽到新题目,也不怕乱了阵脚。我有次准备高中英语试讲,重点复习必修教材,心想选修课应该不会考吧?结果考场上偏偏抽到选修篇目!我愣了一下,但没崩,因为阅读课的流程我早就滚瓜烂熟,现场把新内容往框架里一套,硬是讲了下来。虽然没上岸,但那次让我有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
最关键的是,逐字稿能让你的表达信手拈来。写好一篇稿子,不是读两遍就完事,得背熟了脱稿讲。我备考时挑了个常考的篇目,逐字逐句写好,读不顺就改,改到顺为止。然后一段段背,背到能整篇脱口而出,最后再练试讲,边讲边调整语气和动作。练了二三十遍,上台时张口就来,流畅得自己都惊讶。有人担心背太熟会不会显得“太假”?拜托,考场上谁不想讲得顺溜点?流利是加分项,又不是让你故意卡壳证明“现场发挥”。评委才不管你是咋准备的,只要你讲得好就行。
最后提醒一句,逐字稿得自己写,别抄现成的。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硬套别人的稿子,讲起来别扭不说,还不适合你的节奏。可以参考别人的思路,但得打磨出自己的东西。早点动手写,越用心越好,练出一节属于自己的精品课,上考场才能稳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