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票比102票!韩国计划失败了

利剑军武 2025-04-21 11:19:45

据报道,2025年4月17日,韩国国会就旨在彻查前总统尹锡悦发动紧急戒严事件的“内乱特检法”进行投票,尽管该法案获得197票赞成、102票反对的多数支持,但最终仍未获通过并自动废止。这一由在野党主导发起的法案,自去年12月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便成为韩国政坛焦点。然而,执政党与在野党因特别检察官任命办法、调查期限、调查范围等条款分歧严重,即便在野党曾凭借议会多数优势推动法案通过,却两次遭时任代总统崔相穆否决,此次国会表决的结果再次让围绕尹锡悦的调查争议陷入僵局。

尹锡悦(资料图)

时间回到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因所谓“在野党强行处理争议法案、策划弹劾集会”等理由宣布紧急戒严,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根据韩国检方在2025年4月14日首场公审中的指控,尹锡悦与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的行为超出宪法规定的紧急状态范畴——他们向国会派出军队和警察实施封锁,发布《第一号戒严令》,试图在无拘捕令情况下逮捕政治人士及选举管理委员会成员,并计划建立紧急立法机构,严重破坏宪法保障的政党制度与国家机关职能,检方以“发动内乱嫌疑”依据刑法第87条对其提起诉讼。

面对指控,尹锡悦在庭审中亲自辩护,耗时93分钟分8次发言,6次以“荒唐”反驳检方主张。他强调紧急戒严是“和平的信息传递手段”,否认以长期执政或政变为目的,称未向军人发放实弹、指示避免冲突,且戒严数小时后便接受国会解除要求,不构成内乱。针对“封锁国会”的指控,他声称仅派出少量警力,不足以实际封锁,甚至质疑在野党高层“翻越围墙”是政治作秀。此外,他否认指示向政党党部、媒体工作室派军,称戒严令由前国防部长准备,自己并未打算实际执行,甚至未成立戒严司令部与调查本部。

尹锡悦(资料图)

庭审中证人证言成为焦点。韩国陆军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团长赵成贤、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均作证称,曾接到上级命令带领下属进入国会“拉出议员”。对此,尹锡悦方质疑证人出庭顺序,主张应先传唤直接接受其指示的人员,因检方举证程序存疑,拒绝参与问询。检方则强调举证责任在自身,证人选择与出庭顺序应受尊重,双方在程序问题上的对抗凸显案件复杂性。

值得关注的是,尹锡悦在4月4日被宪法法院罢免总统职务后,失去司法豁免权,除内乱罪外,还面临涉嫌滥用职权、妨碍执行公务、违反《政治资金法》等多项调查。韩国警方透露,正考虑以嫌疑人身份传讯尹锡悦,调查其涉嫌阻止公调处和警方执行拘留的行为,若其拒绝配合,警方可提请检方批准拘留。此外,其妻子金建希也因涉嫌介入党内推荐被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要求配合调查,尹氏夫妇的法律困境进一步加剧政局震荡。

随着尹锡悦下台,韩国政治格局加速重构。代理总统韩德洙宣布6月3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凭借二审无罪判决的利好,在民调中领先,提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K倡议”,誓言打造“真正的大韩民国”。而尹锡悦在搬离总统官邸时宣称“会赢回来”,试图通过会见政界人士影响选情,却遭舆论批评“毫无悔意”,其所属的国民力量党因“戒严令风波”形象受损,选情堪忧。

国际层面,尹锡悦执政期间亲美亲日的外交路线曾引发韩国国内争议,其被罢免后,日本政府正密切关注韩国大选走向。时值日韩邦交正常化60周年,日本原计划借此深化双边关系,尹锡悦的下台使这一进程增添不确定性。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表态,将日韩关系视为“最重要课题”,试图与韩国朝野保持沟通以维持关系稳定。

尹锡悦(资料图)

从朴槿惠案的主导者到自身沦为被告,尹锡悦的政治轨迹充满戏剧性。这场围绕“内乱特检法”的博弈、首场公审的激烈交锋,以及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不仅折射出韩国政坛的权力角力,更凸显其司法与政治交织的复杂生态。尹锡悦能否在后续庭审中扭转局面,新总统选举又将如何重塑韩国内外政策,仍待时间揭晓答案。而这场因紧急戒严引发的政治风暴,已然成为韩国现代政治史上难以忽视的重要篇章。

3 阅读:8510
评论列表
猜你喜欢

利剑军武

简介:我自横刀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