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战争?
日本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答案虽有许多,但笔者却更倾向于,“八年抗战是甲午战争延续”之说。
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日寇的角度思考时便会发现,由于甲午战争的胜利,让其获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正是依靠清廷的巨额赔款,让日本迅速完成“工业化”,并得以在东北,又打赢了所谓的“日俄之战”。而这一次的利益,不比击败清廷差多少。
因为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吹牛资本。不是历史书上都说吗,这是第一次黄皮肤的人,战胜白皮肤的人,一下子搞得全球震动,也让当时的许多中国精英们,彻底转向东洋。
其实,站在如今的角度去分析,日寇之所以能嚣张一时,无非是依靠工业化的胜利罢了,犹如那些完成了工业化后的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工业产品)横扫世界一样!
但在当时,这一切却被吹上了天。以至于在日本国内,都产生出来了“人种优势论(相对于中国人)”,这简直都让人瞠目结舌了!
可想而知,在这种狂热之下,其实绝大部分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理智——想想也对,打一次,爽赢一回,已经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所以,当日本再次发生大麻烦之后,必然就会走上“再打一架”的这条“爽赢之路”,而中国,显然就是其最好的目标!
所以笔者才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之战,就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所谓一打,你就输,一输你就求和,一求和,就吃你肉喝你血,我这则满血复活,继续横行。
不过日寇却忘记了一条,那就是1937年时的中国,虽还贫困落后,但起码在各主要大城市内的中国人,已经完成了“觉醒年代(五四运动)”的洗礼。不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那种,“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蒙昧状态。
因此日寇还想如甲午战争时那样,奢望“一打,你就跪”能实现吗?纯属是白日做梦,其实就是无知无畏了!
二、从杜月笙说起
可惜,当时的日寇却根本看不到,中国的这种改变。比如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中日的实力之悬殊,深深刺激到了国民们。于是以上海为中心,全国多个城市,都爆发出了“航空救国”的浪潮——即,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炸醒了国民!
于是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件很著名的事件。概括说来就是,全国上下募款购买飞机!之所以说此事件很著名,是因竟然也成了杜月笙的一件所谓的大功劳,因为当时就是他,在上海协助蒋介石集团发行“航空券”。
于是搞得如今有许多人都表示,杜月笙如何爱国啥的。实则依据留下来的相关历史记载和证物,这里面的事多了去了。虽限于篇幅没法彻底说清,但只需知道,这对于杜月笙来言,其实只是一桩“买卖”罢了。
杜月笙自宋子文手里接过此事后不久,就又转手把这事,“传递”给了自己的好兄弟金廷荪。也就是说,自此一切都由金廷荪出面具体运作啥的。
在此事结束后,金廷荪为了答谢杜月笙,便大手笔的耗资三十多万美金,替杜月笙盖了个花园别墅——敢问,这钱从何而来?就算没有相关历史证据,也都清楚咋回事吧。
后来,也就是在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转手又把这个花园别墅,以六十万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新闻处——笔者不是否认杜月笙有爱国之情,反对的是过度吹捧!因为当时不仅是杜月笙,其实就连蒋介石家族也是如此,甚至做得更加过分,且让人无法原谅!
三、怎么少了一千架飞机
由于国人热情空前高涨,在募捐结束后,所得款项“按照当时物价计算,一共(可)够买1300余架美国、德国生产的先进飞机”。
也就是说,若不出意外的话,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可供国军作战飞机,会有一千三百多架。而蒋介石当时需要做的,就是赶紧培养飞行员。
可惜啊,可惜,事情不出意外的,还是出了意外!在1937年,蒋介石找来时任空军司令的周至柔询问:我们能用于和日本作战的空军飞机,有多少架?
周至柔打开空军力量配属表看了看,很干脆的回答:“有305架!”
蒋介石大吃一惊——骗鬼吗?不是能购买一千三百多架吗?咋最终才这么点?于是大怒问道:“为何少了一千多架?”
其实,潜台词就是:莫非是被你们这些人贪了?周至柔很委屈表示,这事您最好去问下您夫人……
蒋介石一皱眉,猛然想起:对了,当时负责用募捐款购买飞机的负责人,就是他夫人宋美龄,时任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主任,还挂着一个国军中将军衔!也就是说,是蒋介石亲自指定:夫人出马,我才放心!就这样,所有疑问都聚焦在宋美龄身上。
那么这到底是咋回事,为何凭空少了一千架作战飞机?谜底很快揭开:原来宋美龄跟美国飞机制造商谈合作时,有人对她说,现在飞机更新换代的太快,若是现在买了,很快要落后,不如先把这些钱存起来,等战争爆发时再买。
笔者虽不懂飞机,却知道飞机不是手机,何谓“更新换代的太快”?自1932年至1937年,才五年时间,飞机就能落后得没法用了吗?还有,依如前面所说的,你不需要培养飞行员吗,连飞机都不够,还培养啥……
因此,这句不是鬼扯是啥?无非是给宋美龄提供了一个“合理支配”这笔不属于她的募集款罢了!
事实也是如此,最后这些募集款,宋美龄指派给了孔二小姐孔令伟。然后孔令伟,就把空军买飞机的钱,稀里哗啦都存到宋家人的私人银行账户,人家吃利息去了。事情查到这,蒋介石还怎么追究下去?自然最终不了了之。
所以,日本为何战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无知无畏,还用看待清廷的老眼光,看待当时的中国,不知事物是发展的。
那么蒋介石集团,为何在抗战胜利后,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败退到了台湾?瞅瞅在抗战时期,他竟然就能“少了一千架飞机”,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历史的选择,不是掷硬币,看运气,而是由老百姓所决定——在那么困苦情况下,还能给蒋介石,凑出来一千多架飞机,可惜他却不知珍惜,故而最终被丢在那小岛上,他能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