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与此同时,美国政坛内部矛盾也在激化。《华盛顿邮报》消息显示,近一个月内,克林顿、奥巴马、拜登三位前总统接连对特朗普政府提出批评。如此情形,在美国政治历史上极为罕见,也让当下的美国政坛局势显得更为波谲云诡。
奥巴马于4月3日在汉密尔顿学院发表讲话,对特朗普政府要求关闭美国教育部、冻结哈佛大学22.6亿美元教育经费拨款等行为表达强烈不满,斥责这些举措破坏美国教育生态。4月15日,拜登在芝加哥发表卸任后的首次公开讲话,批评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机构开支、大规模裁员以及关闭部分机构的行为,认为这对美国社会运转造成“巨大的损害和破坏”。4月19日,克林顿将俄克拉何马城灾后的团结与当下美国社会分裂对比,暗指特朗普政府的治理导致美国社会走向分裂。
特朗普(资料图)
三位前总统之所以罕见地同时对特朗普政府开炮,根源在于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引发诸多负面效应。以关税政策来说,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挑起关税战,不但未达预期成效,反而致使美国国内物价飞涨。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致使物价水平短期内大幅攀升3%,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要承受4900美元的购买力损失,当前美国消费者所面临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高达28%,刷新自1901年以来的历史纪录。物价的大幅上涨,极大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举例而言,一辆原本370美元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若零售商想维持20%的利润空间,在关税影响下价格将飙升至608美元,涨幅约达64%。
在商业领域,关税战导致美国企业成本大幅增加,经营面临重重困难。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关税政策冲击下,美国农民面临失去主要农作物出口市场的困境。有数据表明,特朗普发起的第一轮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过270亿美元,其中大豆约占71%。制造业同样损失惨重,仅半导体领域,特朗普新一轮关税计划将令美国本土芯片设备制造商每年损失超10亿美元。
特朗普(资料图)
在金融市场方面,特朗普上台后频繁挥舞关税大棒且政策多变,致使美股两个月内蒸发3万亿美元市值。4月2日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美股陷入技术性熊市,三大股指连续多日暴跌。同时,关税战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和通胀上升的担忧,投资者抛售美债,4月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最高涨至4.5%,创下2001年以来单周最高上升幅度,这大幅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和还债成本。
在这种国内经济压力剧增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在对华态度上出现了明显转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2日被爆向投资者承认,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2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还称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政府对华口风的突变,主要源于其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持续的关税战让美国自身遭受重创,无论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还是企业的经营发展,亦或是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受到极大冲击。美国原本企图通过关税战在全球收割利益、打压中国崛起,却未料到引发诸多负面连锁反应。并且,美国联合盟友对付中国的策略也未能奏效,世界上重要经济体没有加入其针对中国的关税同盟,就连英国财长也表示英国认为与中国切断联系是愚蠢的做法。
对于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转变,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双方关系的走向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都有着深远影响。未来,中美在关税等问题上的谈判将如何推进,美国国内政治矛盾又将如何发展,都充满不确定性,值得持续追踪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