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94:贾环之所以败给宝玉,除了出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雨浓读书时 2022-12-24 17:16:59

1 本回导读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主要讲的是大家在大观园给宝玉庆祝生日。一个普通的生日会,道出了宝玉在女孩子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原因:宝玉对女性不计阶级,满满的尊重与爱惜,不忘记任何一个孤独者。

在宝玉的烘托下,贾环和赵姨娘的境遇更显得卑微。无论什么年代,那些被踩在脚下的生命,也有追求美好的权利。丫鬟们的青春,因为有了宝玉的呵护,才未被封建礼教淹没。

2 出生决定命运,越是卑微,越是不被人爱

上一回中,从柳家厨房里搜出了玫瑰露瓶子,恰巧王夫人房里丢了玫瑰露。有物证,有谗言,柳五儿和母亲就被管家们错判为盗窃,好在宝玉帮忙,替他们洗脱了冤屈。

彩云偷玫瑰露送给贾环,虽然逃过了家法的制裁,但却被贾环误认为她与宝玉有一腿,不然宝玉为什么帮她。彩云伤得不轻,把想送给贾环的东西都扔到了水里,“飘地飘,沉地沉”,一如自己托付在贾环身上的一片真心。

有人疑惑,这样的贾环有什么可爱之处呢,值得彩云偷主子的东西去讨好?

彩云爱不爱贾环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底层的丫头,想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想找个依靠。宝玉固然好,可身边人太多,贾环好歹也是个主子,如果能顺顺当当地与贾环在一起,也算是半个主人了。

与受万千宠爱的宝玉相比,贾环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因为赵姨娘家生奴才的身份,贾环被轻视,上至凤姐,下至一般的丫鬟,就连那些伶人,都不拿正眼瞧他。

长期生活在别人的轻视中,贾环敏感又心焦。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在他的角度看来,都有可能是讥讽,看不起。

彩云偷东西接济赵姨娘母子,也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她们的待遇很差。通过正规的途径,他们得不到这些东西。

赵姨娘母子的恶,有自身的原因,家族里长期的偏见和不公平,也让她们的恶变本加厉。

3 分享美,是人性里的一首赞歌

本回前半段,写的是厨房派系斗争和赵姨娘母子的委屈,后半段,由悲转喜,写了宝玉过生日的热闹场面。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宝玉成了大观园里的头头,任由丫鬟们玩闹。

文中有几个比较经典的场景:湘云醉酒,在芍药树下睡着了;芳官撒娇,宝玉软语安慰;香菱弄脏裙子,宝玉贴心地把她带回怡红院换;没有长辈的约束,宝玉真真做了护花使者,肆意的维护着女孩子的尊严,即使这并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矩。

大家一起行令喝酒,湘云不胜酒力醉了,在花园的树下坐着,花瓣落了一身,人虽不清醒,口里还喊着另,可爱极了。

与黛玉的孤独相比,湘云像一团火,总是温暖。湘云后来出嫁不久就守寡,贾母去世,她回来祭拜的时候,哭得伤心欲绝。

湘云醉眠芍药裀与哭灵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残酷。

宝玉发现芳官没有跟大家一起在花园凑热闹,就去怡红院找她。在宝玉的心里,他希望与所有人分享他看到的美好,无论是丫鬟,还是伶人,都应该能与大家一样,享受生活。

芳官是个很有能力的演员,在舞台上上千娇百媚,是头牌花旦。这种自信,带到了生活中,又得到宝玉的呵护,人就越发自负。先前敢与赵姨娘起冲突,当众羞辱贾环,在怡红院也是恃宠而骄。

与长期伺候人的丫鬟相比,芳官更像是个娇小姐。悲剧的是,伶人的身份,在世俗的眼光中,比丫鬟还低下。

芳官看宝玉跟大家喝酒玩闹,不带她,就有点生气了。宝玉百般安慰,还陪她一起吃饭,芳官这才开心起来。

宝玉给了她骄纵的机会,可宝玉不是救世主。只能短暂的呵护她们。

香菱弄脏了裙子,宝玉带她回怡红院让袭人拿新裙子换上。大观园所有的宝加起来,都比不过宝玉疼惜女孩子的心。

在平儿受委屈的时候,宝玉把人接到怡红院亲自照顾她梳洗;

晴雯说手冻僵时,宝玉把她的手握在手心;

春燕受委屈,宝玉也气得要把欺负她的人赶出去;

芳官羞辱贾环,宝玉视而不见;

香菱学诗,宝玉敬佩不已……

在宝玉的心里,大观园里这些年轻可爱的女孩子们,就应该百般呵护,无论她是什么身份,就冲年轻的心,也是应该被疼爱的。

宝玉左爱一个,右爱一个,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这一回当中你可以看到借助着宝玉的生日,呈现出他生命中的某一种关怀和某一种情怀。这个人在这样富贵荣华的巅峰,受到人间宠爱的巅峰,却把自己释放到一个对孤独者最大的关心当中。

4 贾环败给宝玉的原因

我们很难用常理去判断宝玉的行为。在过去那样一个时代当中,宝玉这样的一个男主人,跟他自己身边的这些女性的奴仆之间的关系,有了另外一种纯然从人性出发的关心、平等。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所有美的事物背后都有某种悲痛。因为见识了大观园里如此多的美景,在宝玉放弃世俗,皈依佛门的时候,才如此让人心痛。

贾环败给宝玉,除了出身,还因为他对生命的追求与宝玉截然不同。偏见,不公平的待遇,滋生了贾环的报复心。

出身的差距注定他与宝玉不是同一个起跑线,但赵姨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赵姨娘认为,只要没有宝玉,贾环就能继承荣国府的荣耀。可世俗不允许,贾府的规矩也不允许。生命里那些本不属于她们的欲望,疯狂占据了他们的心。

在后四十回中,最后让贾府重振雄风的人,是贾兰。在考取功名之前,李纨和贾兰就是贾府的小透明。不争不抢,暗自努力,通过考学的途径,赢得自己的荣耀。

赵姨娘母子若有李纨母子的追求,又怎会将宝玉视为绊脚石。真正禁锢他们脚步的人,是他们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