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乘组选定,整个任务也进入到了最后发射准备阶段,并且船箭组合体已经就位,即将发射。
不过,在还未进行发射前,我国空间站问题上,又出现了一个新消息,那就是释放出了卫星,并且在4月16日的时候,产生了“机动现象”,这是什么卫星?

为什么会从中国空间站释放或者说“发射”出去的?下面就看看,先简单说明一下神舟二十号问题。
神二十即将发射!可以倒计时了的确,对于神舟二十号任务来说,我国执行发射任务已经算是倒计时了,因为其船箭组合体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发射区”,这会就是进行相关性的测试,然后等待任务节点的到来,一般来说。

按照常态化的时间节点来讲,一般在转运发射区之后的一周左右,就会进行任务的执行,恰好我国也给出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返回地球的时间,就是在“五一前后”返回,那说明了就是在4月下旬发射,这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本身神舟十九号乘组的任务周期也大约是6个月,而我国下旬也是满满180天了,所以,这一切都说明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进入到了倒计时阶段。

如果喜欢看航天发射的朋友,可以注意我国载人航天动态,而对于这一次任务的乘组来说,我国也是多次对外说明了,那就是航天员乘组选定,确定了,3名航天员在训练,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名单,这是因为我国要采取保密措施,就算是很多人知道具体的名单,也不能对外进行说明。
所以,大家要知道具体的名单,就等待我国举行载人航天发布会的时候,看看就行,但正常的规律性没有变化,以“老带新”的模式。

基本构造就是老航天员+2位第三批次的新航天员,其中这一位老航天员到底是谁,如果依照此前的规律来看,很多人都说可能是张陆,但也有人说是陈冬,是不是呢?
就公布了就知道具体情况,因为此前我国指令长的人选是具有规律性的,所以,拭目以待吧,

然而,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快要到来的情况之下,中国空间站又出现了除航天员之外的情况。
中国空间站“发射”卫星突然机动,轨道367X380千米其实,对于中国空间站来说,发射卫星倒不是惊讶的事情,本身就是在轨道400公里左右的区间,可以说这种卫星发射,就是属于简单的“释放”,就可以实现对卫星的布局,而这样的布局也可以实现节约的模式,因为一般的卫星发射,需要通过地面火箭发射。

而这样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风险也比较大,我国空间站作为太空实验平台,可以直接通过将卫星运输上去,进行释放,就节约了这样的成本,本身我国天舟货运飞船就要运输货物,那么卫星搭载上去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所以,这也说明了中国空间站的作用在不同状态下呈现出来,而这一次卫星的发射,通过Orbital Focus的监控数据来看,这是在4月7日发射出去的卫星,并且已经给出了编码(63523,2021-035E)。
而在释放之后,这一颗卫星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4月16日的时候,它出现了机动现象,实施推进器的机动,只不过从最终的变化结果来看,这一颗卫星的轨道高度,并没有出现其显著的改变,维持的轨道高度为367X380千米。

大家从这个轨道数据图都可以看到,的确变化不大。而在这一次的问题之下,Orbital Focus说明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其行为与 2024 年 12 月 7 日至 2025 年 4 月 7 日期间在轨运行的 62300/035D 类似。
这就让人有点想法了,那就是这可能是我国天舟货运飞船带上去的卫星。那就是在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我国成功发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而该货运飞船之中,有卫星由清华大学精仪系尤政院士、邢飞教授团队牵头研制的纳星四号A/B星,它是作为搭载试验的关键载荷,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开启空间站轨道科学试验之旅。

而在此前,一直没有进行布局,所以,这检测出来的有效载荷,可能就是来自纳星四号A/B星,在空间站发射之后才给出了编码,并且在新一轮机动之下,也没有大的改变过程。
而且,此前我国有同样的卫星发射过程,那就是我国梦天实验舱在太空进行过“发射”卫星,名叫—— CAS-10 (希望 4 号) 卫星,也是采取这样模式进行的,所以,对比一下,那大概率就是清华大学等联合研究的卫星释放。
纳星四号A/B星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其实就是技术方面的卫星,不是属于机密性卫星。

根据此前的介绍情况来看,它通过独特的MEMS、ASIC、3D-MID等微系统制造工艺实现了卫星器件微型化,通过多源感知、一体化姿轨控和智能融合实现了功能单元智能化;建立了超低面质比飞控、超强功率放电和多模式切换,可以实现在轨运行灵巧化,纳星四号整星部组件自研率达80%,具有高能量密度复合储能架构、低面质比低功耗运行、高精度自主导航定位等特点。
纳星四号在验证新一代纳卫星微系统技术基础上,还将开展空间遥感及航天器智能监测等科学试验任务。

当然,具体的设计寿命等问题,这个不清楚,只能说,等待后续有相关性的成果公布的时候,可能大家还会看到一些关于成果的问题,那个时候或许会被披露一点。
但这里说明了其功能,特点等方面的问题,了解一下就行。
这事情也给我们说明了,未来中国如果要进行小型卫星的布局,可以直接通过货运飞船发射到空间站,然后进行相关性的释放就行,这又可以节约一大笔的资金了,这真的是把空间站的功能要花费的极值,不得不说,我国科研团队的思维真不错,值得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