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举行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刑事案件的第二次庭审。经过慎重考虑,法院允许媒体进行拍摄,尹锡悦以平民的身份第一次在镜头前坐上了被告席。
在上次庭审中,尹锡悦表现得十分激动,光是开场发言就说了整整82分钟,而这部分通常是由辩护人替被告进行陈述的。
由此可见,尹锡悦虽然已经被弹劾下台,但不管是他,还是整个保守党阵营,都没有要坐以待毙的意思,仍在试图自救。
毕竟,当初为了拯救尹锡悦,保守阵营没少下功夫,与进步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舆论攻防战,不仅加剧了韩国社会的分裂,甚至还牵连到邻国,将脏水泼到中国身上。
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不久,韩国右翼媒体发表了一篇报道,内容是选举管理委员会研修院拘禁了90多个人。
这篇报道的本意是渲染戒严当天的紧张气氛,结果却为右翼网红提供了造谣材料。一名申姓政治博主在其YouTube频道上发布视频称,被研修院拘捕的90多人可能是“中国黑客”。
尹锡悦领导下的韩国本就极度亲美反中,这段视频的点击量很快就超过了一百万。其他右翼网红也有样学样,争相发表抹黑中国的内容,莫名其妙地把中国拖入了舆论漩涡。
这让保守派政客看到了机会,在任的碍于国家立场不方便造谣,已经下台的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比如前总统朴槿惠的国务总理黄教安,发表了一篇捕风捉影的文章,暗示“中国黑客”与戒严有关,相关阴谋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随着保守派前重量级人物纷纷下场,谣言逐渐演变为“中国干预韩国选举”,说是韩国左翼在中国的帮助下通过选举舞弊赢得国会多数席位,以干扰尹锡悦的政治议程。
右翼媒体甚至引用“美军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戒严当天,驻韩美军与韩国军方联合控制了选举研修院,逮捕了99名“中国间谍”,后移交至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
尽管主流媒体和驻韩美军等官方报道都表示这一说法“毫无根据”,尤其是驻韩美军,生怕被尹锡悦方连累,不止一次地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辟谣,没想到却还是没能阻止谣言进一步发酵。
将阴谋论推向高潮的是宪法法院弹劾案第二次辩论,尹锡悦的代理律师引用了相关报道,公然在法庭上将矛头指向中国。
经此一役,韩国保守阵营更是掀起了“亲美反中”的高潮,尹锡悦的支持者直接挥舞着美国国旗走上街头,希望美国能出手相助,拯救他们被左翼“陷害”的总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势头并未因尹锡悦被弹劾下台而终止,而是随着新一届大选选情升温,保守阵营试图故技重施,借打“中国牌”来煽动选民,以此打压左翼。
目前,左翼阵营的李在明是总统的最热门候选人,支持率已经突破50%,其他候选人还都停留在个位数。
表面上看,李在明胜选几乎没有悬念,但选战尚未进入白热化,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李在明自身的处境也并不乐观,他的官司还没打完,法院很可能在大选前对检方的抗诉作出判决。一旦被判有罪,李在明将失去竞选公职的资格。
其实不管谁胜选,当务之急都是弥合韩国社会的分歧。男女对立、社会撕裂已经在韩国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民主化之后,只有朴槿惠一人的得票率超过半数,其他总统都可以称之为“少数派”,如果碰上在野党占据国会多数席位的情况,就会出现“朝小野大”的格局,总统处处受到制约,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民意撕裂只会进一步反噬政治议程,为政治阴谋提供养分和土壤。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批忠实支持者拥护自己,尹锡悦大概率不会铤而走险,贸然宣布戒严。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也是影响韩国选情的重要因素,为了缓和与美国的关系,韩国总统候选人很可能发表一些对华不利的言论,即使是李在明这样的进步派候选人,也不能免俗。
但从长远来看,韩国要想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邻国搞好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一味地炮制“反华”气氛,只会害人害己,尹锡悦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