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我攻击鲁迅的步骤如下

噩噩文化 2025-02-21 05:40:14

胡适与武汉大学教职员工合影 | 1932年冬,前排右起:袁昌英、凌叔华、苏雪林、胡适

✉️ 我攻击鲁迅的步骤如下:第一次发表《鲁迅论》,根据鲁迅过去思想说明他假左倾,根据他十年来的杂感文检查他不近人情的性格,但措词不妨平和。引起反响后,发表第二篇及与蔡先生的信。【苏雪林致胡适1936.11.18】

✉️ 苏雪林致胡适1936.11.18

适之先生:……第一流作家如鲁迅(他是假左派)、茅盾、巴金、田汉、丁玲,郑振铎、叶圣陶、傅东华,第二、三流作家如郁达夫,郭沫若(我要说他俩是第二流)、王统照、胡风、萧军、靳以、张天翼等,无不沾染赤色思想。他们文笔既得读者欢迎,又惯和出版事业合作。上海除商务、中华几个老牌书店外,其余全成了他们发表思想和言论的机关。他们灌输赤化,先从文学人手,推广至于艺术(例如木刻、漫画)、戏剧、电影,甚至教科书的编制,中小学生的读物,也要这班人来插一手。他们又抱定了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宗旨,必要时什么不光明的手段都可使出。

不过十年功夫,今日之域中,已成为“普罗文化”之天下了。先生在五四时代辛苦创造成功的新文化产业,被左派巧取豪夺,全盘接收过去,自由享用,……鲁迅、茅盾在上海闹什么“国防文学”与什么“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时,韬奋还不以鲁迅为然,屡次指摘他“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近来韬奋因香港航运不便,刊物普及为难,将刊物搬回文化中心的上海出版。这一来就坏了,他被左派所包围,思想又趋反动了。韬奋这位大少爷正如严又陵之所批评梁任公者:“于道德徒见一偏而出言甚易,其笔又有魔力足以动人”。他以过去历史关系,拥有群众数十万。

第四,是关于取缔“鲁迅宗教”的问题。鲁迅死后,左派利用之为偶像,极力宣传,想将这个左翼巨头的印象,深深打入青年脑筋,刺激国人对共产主义之注意,以为酝酿反动势力之地。左派行事素来不大光明,这也不去管他,但象把鲁迅那样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比的小人,作为青年崇拜的对象,把鲁迅的学说造成一种宗教,流弊之大,那就令人可惊了。

另外我要做一篇《鲁迅论》,一篇《打倒刀笔文化》,现正与《大公报》文艺编辑萧乾先生相商,想在文艺发表。但上海乃左派势力圈,萧君又是个小心瑾慎的人……人说五十万个的中国人换不得一个翁文灏先生,我敢说一万万个的中国人也换不得一个胡适之先生。

受业 苏雪林启 十一月十八日

✉️ 苏雪林致蔡元培1936

诚与 先生言之:

一曰鲁迅人格将于青年发生不良影响也。鲁迅在五四时代抨击封建势力,提倡新文化,厥功甚伟。然自女师大风潮以后,心理失常,掉转笔锋,专以攻讦三数私人为事。其杂感文字自«华盖集》至«准风月谈>约十四五种,析其内容,反对旧社会者不过万分之一二,反对其所仇视之“正人君子”者则百分之九十九。其文笔刻薄尖酸,缴绕回旋,百变而不穷。知青年之恶势力也,则谓“正人君子”为恶势力之拥护者;知青年之恶军阀也,则谓“正人君子”为军阀之哈吧狗;知青年之恶帝国主义也,则谓“正人君子”为勾结帝国主义者,为汉奸,为卖国贼。后又推广攻讦之范围,以及于胡适诸先生,曰“高等华人”,曰“伪学者”,曰帝国主义代言人。于是“正人君子”及胡适诸君在魯迅“信手枭卢喝成采”神技操纵之下,体无完肤矣。青年对彼等之信仰完全失去,且随鲁迅而狺狺吠其后矣。夫女师大公案之是非曲直,公所知也。即曰曲在“正人君子”,计亦非不走戴天之仇,引绳批根,至十年而不已,果胡为者?似此褊狭阴险,凶残酷毒之人性,诚亘古之所未闻,谓其心理非有甚深之病态焉,谁则首肯?今日青年崇拜鲁迅有如疯狂,读其书而慕其为人,受其病态心理之熏染,必将尽化为鲁迅而后已。

青年者国家之元气,民族之命脉,而亦公之所最珍惜要护者也。今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数天真纯洁之青年皆将成为褊狭阴险,凶残酷毒之人,岂公之所愿者哉?

二曰鲁迅之行为不是为国人法也。鲁迅得青年之爱戴,在其左倾。然鲁迅本为虚无主义者,鄙视中国民族,以为根本不可救药;乃以革命战士自居,引导青年奋斗,人格矛盾如此,鲁迅之投身左联,非有爱于共产主义也,非真信赤化政策为中国民族之出路也,为利焉而已,为名焉而已。

当上海书业景气时代,鲁迅个人版税,年达万元。其人表面上虽旧衣破履,充分平民化,腰缠久已累累。

鲁迅之为人,又复好谀成癖,当其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威劫利诱,务使文人皆归麾下,鲁迅于此独无一矢之遗。且匿迹于日本浪人所开侦探机关之内山书店,病则谒日医,疗养则欲赴镰仓,且将以日本为终老地焉。嘻,异哉。

夫今日有共产主义则无三民主义,公为党国元老,设共党成功,公将何以自处,《传》曰:“鲍庄子之知不如奖,葵犹知卫其足。”此则愿公之深思者也。公昔营救牛兰与陈独秀二君纯出保障人权之立场,态度光明正大,某等亦表示钦佩。

✉️胡适致苏雪林1936.12.14

雪林女士:……青年不左倾,谁当左倾?……我们开路,而他们做工,这正可鼓舞我们中年人奋发向前。他们骂我,我毫不生气。

例如韬奋,他有什么势力,你说他“有群众数十万”,未免被他们的广告品欺骗了。

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

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通伯先生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最好是由通伯先生写一篇短文,此是“gentleman的臭架子”,值得摆的。如此立论,然后能使敌党俯首。

胡适致苏雪林1936.12.14

苏雪林 | 1897-1999

「书信集」就是以此人为圆心往外画圆,而直径大小则又和此人的交际、学识、权力等有关系。看完胡适的书信集突然发现:没鲁迅什么事啊!

年龄相仿,术攻方向也有相似,学界地位都很高,不知道是不是文人相轻还是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反正胡适的圈子里看不到鲁迅的影子,甚至让我开始怀疑:那会儿有没有鲁迅?

说来也怪,胡适和周家老二关系倒是很铁,和周作人的通信早期中期都有不少,直到后来周作人“附逆”,胡适又去了台湾,这才断了联系。

苏梅,即苏雪林 | 1927年,武大校园,郎静山摄

✉️ 我最敬重者,唯有胡适先生一人。【苏雪林《浮生九四》】

苏雪林是胡适的学生辈,又是安徽老乡。1919年,苏雪林在北平女高师求学时,胡适曾授其《中国文学史》。——看完书信集觉得除了蔡元培、陈独秀不是胡适的学生很少有不喊胡适先生的。

苏雪林历任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台南成功大学教授。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期,与凌叔华、袁昌英合称珞珈三女杰。

苏雪林 | 1933年,武汉大学

1936年,鲁迅逝世,苏雪林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在鲁迅生前,苏雪林对鲁迅大加赞美,在鲁迅面前谦虚的称自己为“学生”。鲁迅去世后,苏雪林突然开始对鲁迅人身攻击,对他文学事业个人品德所有行为进行全盘否定。

由于苏雪林的“泼妇骂街”进而导致她的文学作品无处发表,只好转去研究屈原。她主张屈原作品中的神话来自域外,进而又研究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以自圆其说。

玉溪诗迷 | 苏雪林.谈虎斋藏书

1948年10月初,胡适到武汉大学作《二十九年后看五四》的演讲,苏雪林与袁昌英结伴去听,并合影留念。

1949年,苏雪林去了台湾。

潘玉良寓中 | 巴黎.右一为苏雪林

0 阅读:33

噩噩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