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水喝进肚子,先是被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肾脏过滤变成原尿;原尿被肾脏重吸收后,滤去有用的营养物质,最后与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盐分一起到达膀胱,排出体外成为尿。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0~45分钟,约能形成1~2升尿液。喝水后尿量增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身体的正常生理反应。当我们摄入大量水分时,体内血液容量增加,血液中的水分含量升高。为了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肾脏会加快工作节奏,增加尿液产生,以排出多余的水分。

一喝水就尿频的相关因素
1.喝水太快:喝水后尿量增多是肾脏正常的生理反应。当水分进入体内后,肾脏需要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也会被肾脏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一旦喝水速度太快,就会增加体内的尿液含量,渗透压变低,而肾脏通过对尿液的稀释就会使人体排出更多水分,进而出现尿频的症状。
2.膀胱量小:人体饮水后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产生的尿液都会暂时储存在膀胱里,正常人的膀胱容积有300~400毫升,当储存的尿液超过这个容量,就会通过排尿反射传导大脑,产生尿意。
3.情绪紧张:精神紧张、焦虑以及周围环境的刺激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导植物神经紊乱,还可能使膀胱周围肌肉收缩,导致尿急。
4.炎症刺激:如果膀胱存在着一系列的炎症,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意中枢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出现尿频的情况,并且人体还有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症状,尤其是患上急性膀胱炎或者结合膀胱炎等疾病,喝水尿多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5.肾虚:特别是女性出现一喝水就尿多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肾虚的症状。当女人出现肾虚的情况以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就是尿频,并且呈现出量少次多的症状。
肾脏出现异常,身体的表现
1.尿量减少: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
2.出现水肿:由于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导致液体滞留,导致身体出现水肿的情况。
3.浑身乏力:当肾功能出现异常时,身体内的毒素和废物难以从尿液里排泄出去,从而导致身体出现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症状。
4.小便有泡沫:尿液里出现泡沫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蛋白质从肾脏漏到了尿里,尿里就会出现泡沫,形成蛋白尿。
如何保护肾脏健康
1.多喝水:保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肾脏更好地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2.合理饮食:避免吃过多的盐和高蛋白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春季应选择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和全谷物,同时减少盐分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3.适当运动:春季气候温和,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脏功能。太极拳这种缓慢而柔和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有助于提高肾脏的血流量,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减轻肾脏负担。
4.不要憋尿:经常憋尿会使尿液中细菌就存于体内,进而引发膀胱,前列腺,尿道等方面的炎症,从而诱发肾脏疾病,当膀胱中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此时一定要及时入厕,将小便排干净。
5.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生化、养固肾精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每晚要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让肾脏得以充分休息与修复,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加重肾虚,所以要养成规律作息,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别用电子设备。
6.戒烟戒酒:为了养护肾脏健康,戒烟戒酒是非常必要的。长时间吸烟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堆积在体内,不仅伤害肺部健康,同时也会增加患有肾脏疾病的风险,尼古丁和焦油更会导致肾脏受损。虽然喝酒不会直接损害肾脏健康,但是长时间的喝酒会引发肝脏病变,从而可能就会引起肝肾综合征,还会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可继发肾脏损害。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