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媒Basketball Forever报道,NBA鹈鹕队表示,球员CJ-麦科勒姆被检查出右肺轻微萎陷(气胸),将在两天内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恢复时间。
胸膜腔内积气简称气胸,是胸部损伤中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的疾病。正常人胸膜腔是一不含空气的密闭潜在性腔隙。若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随着胸膜腔内气体量的增加,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挤压肺部最终导致肺脏被压缩萎陷。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故一旦发生气胸应第一时间就诊。
张军(化名)就是一位气胸患者。既往有长期的慢阻肺、肺大泡病史,以及肺部肿瘤手术病史。
今年9月初,因突发胸闷、气急,急诊至县医院行胸部 CT提示左侧气胸,当即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猪尾管),但是置管后患者胸闷症状改善不理想。
为求进一步治疗紧急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急诊以“左侧自发性气胸”收入院。立即给予张军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张力性气胸是可迅速致死的危急重症,首先应考虑迅速胸膜腔减压,正规处理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初步考虑外院置管较细,建议更换为外科粗的胸腔引流管。
故在完善血生化检验、胸部CT、心电图等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再次为张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但事与愿违,粗的引流管并没有很好的改善他的胸闷、气急不适,并且由于引流不及,出现了严重的皮下气肿。
张军面部肿得连自己家人都快认不出来了,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追加一条引流管,持续胸腔负压吸引,并调整引流管位置。
皮下气肿终于解决了,但是对张军而言,要携带两个胸瓶,行动不便,并且仍然间断胸闷、气喘不适。
一来二去,眼看住院将近1个月了,张军的气胸仍然未能很好的解决。
医生也尝试过使用高渗糖经引流管注入胸膜腔,使药液均匀涂抹胸膜表面,帮助粘连胸膜,可是效果并不理想。
最重要的是,根治气胸传统最好的方案是外科手术,但是张军同时患有冠心病,肺功能极差,FEV1(1秒的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量)仅有30%,完全不能承受手术。
针对这样一个传统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胸外科联合呼吸科发起MDT多学科会诊,最终决定尝试应用呼吸介入技术治疗气胸,将张军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韩俊垒副主任医师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诊疗经过后,决定为张军进行气管镜下治疗,镜下发现他左肺上叶有肿瘤,首先与患者家属沟通尝试镜下切除肿瘤,打通气道,使左肺上叶复张,从而为气胸愈合创造条件。
很不幸,张军的气管肿瘤不仅存在于主支气管,远端管腔也被肿瘤阻塞,无法彻底打通管腔。
治疗再次遇到了挫折。打不通,就只能选择堵塞的办法,目前进行气胸封堵最常用的方法是镜下注射封堵剂、弹簧圈、单向活瓣封堵、支气管塞、支架封堵等。
结合张军病情,韩俊垒创新性地提出硬镜下置入封堵硅酮支架进行完成左上肺封闭,这样一方面根治气胸;另一方面可以截断左肺上叶远端肿瘤行进路线,防止其顺气管蔓延,可谓一举两得。
果然,硅酮支架置入后张军引流气体逐渐减少,再给予抗感染、平喘支持等治疗,张军症状逐步好转。
经过几天治疗,张军顺利先后拔除两根引流管,轻松康复出院了。
据介绍,硅酮支架是由硅酮橡胶材料制造的气道支架,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易取出、可长期植入,且不易引起肉芽组织增生等优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心气道狭窄,也可以用于治疗气管食管瘘,运用于气胸治疗目前未见文献报道,韩俊垒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解决了患者久治不愈的难题,也为其他气胸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穆倩倩)